虞美人植物 虞美人植物图片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11 11:26:15
虞美人属罂粟科罂粟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学名是Papaverrhoeas,别名丽春花、赛牡丹、小种罂粟花、蝴蝶满园春。原产欧、亚大陆温带,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时将其作为国花。兼具素雅与浓艳华丽之美,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丰韵,堪称花草中的妙品。如今虞美人在中国广泛栽培,以江苏、浙江一带最多。是春季美化花坛、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细草花,也可盆栽或作切花。
多肉里有冬美人、桃美人、白美人、月美人、姬星美人几种,但是没有叫虞美人的。 有一种花确实叫虞美人,是罂粟科植物,但不属于多肉植物,虞美人长这样。
太阳花还有凌霄花和虞美人比较相似,太阳花的形态和虞美人类似,经常有人会把这两种花认错,而凌霄花花瓣的颜色是红色的,而通常我们见到的凌霄花的花瓣也是红色的,所以人们经常把这几种花弄混,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是可以看出这几种花的区别的,太阳花的高度比较高,一般比虞美人更加高大,我们就可以从高度上分辨这两种花了,还有凌霄花和虞美人的区别,凌霄花是一种攀爬性藤本植物,它一般都是生长在杆状物体上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个特点来分辨凌霄花和虞美人
传说,虞姬死后,项羽把虞姬的头颅一直随身携带,在兵败垓下之时将虞姬的头颅埋葬在一处,第二年,那里开满了一种红色的花,人们为了纪念虞姬,就把这钟花称为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体被伸展的刚毛,稀无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被淡黄色刚毛。
叶互生,叶片轮廓披针形或狭卵形,长3-15厘米,宽1-6厘米,羽状分裂,下部全裂,全裂片披针形和二回羽状浅裂,上部深裂或浅裂、裂片披针形,最上部粗齿状羽状浅裂,顶生裂片通常较大,小裂片先端均渐尖,两面被淡黄色刚毛,叶脉在背面突起,在表面略凹;下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
冰岛虞美人在花期的时候会生长到五十厘米左右的高度。它的原产地原是北极,后来被我国引进用于园林观赏,播种后15天左右就会长出花苗,是一种生长速度非常快的草本植物。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作品名称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品别名
虞美人·感旧
作者
李煜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南唐二主词》
《虞美人》不是李白的作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阙咏东坡与秦观夜饮于舟中,感叹人生。下阙叙与秦观难忘情分,惜秦观贤才埋没。全词上下两阙均是由景人情,由自然引入人生。东坡借宴饮欢送秦观去扬州之机,抒发人生短暂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作品原文:
虞美人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译文:
饮别后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从船篷缝隙中所见之残月是那么小。汴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我却满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间,你我曾经一同大醉,当日欢聚畅饮时的情谊胜过别后的伤悲。谁让我偏偏在芸芸众生中发现了你,并与你成为朋友,这才酿成了今日分别这样一场烦恼。
虞美人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是词牌名,但是一般说《虞美人》这首诗指的就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翻译: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