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植物的特点有哪些(春季植物的特点有哪些呢)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4-28 00:52:11
春天常见的植物1 迎春花,又名金腰带、清明花、金腰儿、小黄花,系木犀科落叶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它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名贵花卉之一。
树枝上的芽慢慢地长大了,有的长出了绿绿的小叶子,有的长出了花朵。
2、开花最早的树有梅树、桃树、杏树、李树。
3、地上长出了小草,麦苗开始返青,有的蔬菜要下种。像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等。这些蔬菜都喜欢温暖的天气。所以,农民们在天气还很冷的时候,就先把西红柿、茄子的种子种在温床里,让它们在温床上发芽、出苗。当幼苗渐渐长高了,外面的天气也暖和了的时候,再把幼苗从温床里挖出来移植到菜园里去。
4、地里的蔬菜、园里的果树都需要人去照料,比如浇水、上肥料等
春天的特点:1、气温变化幅度大;2、空气干燥多大风;3、南方多阴雨天气;4、北方多沙尘天气。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从立春节气起进入了春天,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立春后,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1.春季注意防病在春季到来之时,要注意搞好消毒,加强卫生管理。将猪圈打扫干净,把调好的石灰水、草木灰水洒入猪圈内,角落、缝隙多洒一些,墙壁也用石灰水刷一刷,待栏圈里石灰水干后,再垫一些干草。积肥的猪圈勤垫草、勤出粪,保持猪舍干燥,搞好栏圈卫生。同时要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菌苗或疫苗,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
2.夏季注意降温夏季养猪只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猪不但长肉,而且同样长得快。要给猪身和猪舍地面冲水降温。给猪身冲水洗澡时不要冲头部。在猪吃完食后,要给猪喝足够的清洁凉水。多喂青饲料,适当喂些热能高的饲料。特别注意要采取防蚊措施,使猪能安静睡觉。
3.秋季注意饲料储备秋季尤其是秋末冬初,气温适宜,饲料充足,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甘薯、花生秧、豆秸等粉碎后发酵喂猪都是很好的饲料,薯类块茎、豆荚等可晒干粉碎后再用来喂猪。在秋季养猪时,除加强常规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
4.冬季注意防寒保温在冬季来到之前,把猪栏通风漏雨的地方遮好堵严,防止冷风侵入。平时勤垫干草、勤打扫,保持圈内干燥,不让草潮湿。日常管理中应增加饲养密度,多喂些热能高的饲料,增加猪体内的热量。让猪睡在一起,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栏温。
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大棚种植发病率较高,且该病害较难防治。灰霉病在植物茎、叶、果、花中均可能发生,发病时,表面覆盖一层灰色霉菌状物,腐败变软,病症严重,而且重茬耕作会加重灰霉病发病率。该病可通过空气等多种途径传播,需要严格把控,做好通风消毒工作。
2.软腐病
软腐病致病菌有细菌也有真菌,可引起植物腐败溃烂。该病可以在植株生长时发病,也可以在蔬果运输途中出现,使种植户损失惨重。该病菌可借助灌溉、昆虫等通过植株的伤口进入植株体内,诱发病害。防治该病可从避免植物破损做起,减少机械损伤,并注意防治虫害,防止昆虫损伤造成的伤口感染病原菌。
3.根腐病
根腐病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首先是根部出现溃烂,由须根到主根再到整个植株蔓延,严重时可导致全株萎蔫死亡,幼苗发病率较高。根腐病在三月中下旬开始发病,随着气温升高,发病率逐渐增加,在五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根腐病症状与沤根相似,通过引发植物根部的溃烂,进而影响植株的营养吸收,最终出现一系列症状。种植户要做好田间管理,苗床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多措施防治病害的发生。
4.病毒病
病毒病是由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引起的,病毒有很强的专一性,即每种病毒一般只侵染一种植物的细胞,个别病毒可感染多种植物。病毒可在植物的维管束内快速流动,散布到植株全株,危害严重。会造成植株叶片发黄、叶片斑点、果实小、植株矮小、部分坏死、畸形等危害,防治时可喷用相关药剂。种植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选种时要选择抗病品种,对于病死的植株,要彻底销毁,防止反复感染!
5.黄龙病
黄龙病主要发生于柑橘、脐橙果树上,其危害会使果农损失惨重!黄龙病病害发生率近年来逐渐飙升,很难根治。黄龙病发病时,病原遍布全株,由于果树根系庞大,且深入地下,根部的病原很难去除,导致患病果园损失巨大。主要症状是果实畸形且小,果色异常,叶片变黄、根系腐烂等。防治黄龙病可以从改良土壤做起,做好肥水管理,调整土壤益生菌菌群,保证果树根系健康是预防黄龙病的有效措施。
春季开花的兰花类:
①春兰,又名草兰等。花葶直立,一干一花,少数两朵,花浅黄绿色,嫩绿色的居多,通常在花瓣上有紫褐色条纹或斑块。花期2~3月。香味清幽。依其花瓣形态,可分为梅瓣形、荷瓣形、水仙瓣形、蝴蝶瓣形及素心瓣形等5种花形。各种瓣形中均有不少名贵品种。常见的有宋梅、西神梅、郑同荷、绿云、盖荷、龙字、翠品、蔡仙素等。叶片上产生白色或黄色条纹或斑块的称为艺兰。
②台兰,又名蒲兰、小蜜蜂兰等。花萼弯曲倾斜,一般有20朵花左右,花较小、密生,紫褐色,无香气。花期4~5月。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池塘水生植物分为六种,特点如下
1、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上郜植株挺出水面。
2、浮叶型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而它们的体内通常贮藏有大量的气体,使叶片或植株能漂浮于水面上。
3、漂浮型水生植物。这类植株的根不生于泥中,株体漂浮于水面之上,随水流、风浪四处漂泊,多数以观叶为主,为池水提供装饰和绿荫。
4、沉水型水生植物。沉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体之中。叶多为狭长或丝状,植株的各部分均能吸收水中的养分,而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5、水缘植物。这类植物生长在水池边,从水深23cm处到水池边的泥里,都可以生长。水缘植物的品种非常多,主要起观赏作用。
6、喜湿性植物。生长在水池或小溪边沿湿润的土壤里,但是根部不能浸没在水中。根部只有在长期保持湿润的情况下,它们才能旺盛生长。
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都有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部分(根),叶中多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都能从土壤或空气中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当然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特点,如寄生生活的兔丝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无叶绿体。
猪笼草等一些植物可以从消化昆虫过程中吸收矿质元素。
我国春季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荔枝、龙眼、 橡胶树等。
(1)油菜。十字花科油料作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幵花期南方在12〜4月,北方在5〜7月。生长期间雨水充沛则开花提早;干旱则开花推迟。不同品种油菜开花的次序为,本地油菜最早,辣油菜次之,胜利油莱最晚。同 一品种油菜移栽的开花早,直播的开花晚。花期一般持续30〜40天。幵花泌蜜的适宜温度为16〜20℃,早晨有雾的天 气泌蜜最好。
(2)紫云英。豆科绿肥作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和长江流域各省。3〜5月开花,花期40天左右。泌蜜适温为25℃上下,晴天高温泌蜜最多;土壤过于粘重,田间长期积水,则泌蜜少或不泌蜜。这种蜜源植物的幵花期,适值南方雨季,并被翻耕作为绿肥,所以难于充分利用,产量也不太稳定。
(3)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分布在广东、福建、 广西、云南、四川、台湾等地。始花期因品种和分布地区而异,早者在2月上旬,迟者在4月中旬。荔枝开花泌蜜需要 较高的温度。如广东荔枝在以上才开始开花,18〜24℃开花最盛。夜间气温高于20℃,早晨有重露轻雾的天气,不仅开花多,而且泌蜜也多。荔枝泌蜜的适宜温度为20〜28℃, 低于16℃或高于32℃,则泌蜜减少或停止。刮南风时泌蜜多,刮北风或受寒潮侵袭时则泌蜜显著减少或不泌蜜。
〔4)龙眼。无患子科常绿乔木。分布地区同荔枝,以福建最多。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花,花期约20天。开花以前若有充足的雨水,枝叶繁茂,则花期蜜多。如果花期遇久雨不晴天气,则会使花朵腐烂凋落。龙眼开花流蜜有大、小年。
(5)橡胶树。大戟科。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福建等地。一般每年开花两次,3〜4月为主花期,称春花; 5〜7月为第二次开花,称夏花。养蜂采蜜主要利用春花。 气温在23℃以上,无风无露的天气泌蜜最好。橡胶树早晚泌蜜较多,所以蜜蜂在上午5〜9点钟,下午5〜7点钟采集最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