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花使用有哪些小技巧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41 时间:2021-11-12 21:43:05
植物转换养分的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叶子越大需要光照越少(其实并非少而是叶面积大,总的光合速率就多了),反之叶子越小需要光照越多。道理很简单!植物叶子会大是因为栖息环境常年都在灌木林下,被其他大型树的叶子遮住光线照射的少了,但是它需要光线怎么办?没有脚跑步了!为了生存适应环境只有改变自己“变异“或”进化”(人往往为了群体生活不也这样)。
注意简单的道理:夏季~秋季上午9到下午4点的光照。为什么?地球表面热源来自太阳能的辐射,也就是太阳的光线所产生的热。植物光合作用还需要温度来配合。用我们日常生活喜欢的温度,去对待它们,站在它的角度看光照与温度,你受得了,它动不了,不一定受得了!
休闲生活中要养好花,不妨了解一些养花的基本常识,以充分享受养花的情趣。
首先要选花盆。常用的有泥盆、陶瓷盆、紫砂盆。刚开始时(生长期),用泥盆较好,到了观赏期则改用陶瓷盆或紫砂盆。同时,根据花卉和株形、株植大小、根系多少、深浅来确定花盆的大小。
在上盆(把花卉种植到盆里称上盆)前,要将花盆洞眼(排水孔)用碎盆片挡一下,形成“盖而不堵,挡而不死”的状态,以使浇水过多时能从洞眼中排水。然后放基肥(以蹄角片为好),铺一层培养土,再将花木放入盆中央,再慢慢地加培养土,加土至低于沿口2~3cm后轻轻压紧。花种好后要一次浇透水(以水从盆底孔中流出为标准),然后放到蔽荫处10~15天,经常喷水保湿。待花木恢复生机后,转为正常养护。
盆栽花卉的植株生长1~2年后,由于植株逐渐长大,盆土肥力耗尽,就需要换盆。一般来说冬春生长开花的,要秋季换盆,夏秋生长开花的,要春季换盆。
浇水是养花最经常的养护工作。浇水要根据花木习性和气候条件的不同,适时适量地进行。浇水时掌握“见湿见干”的原则,即表层干透,下层仍有湿气。同时喜湿的花要多浇,喜旱的花要少浇;生长期多浇,休眠期要少浇或不浇。浇水的时间大多在水温与气温接近时进行,夏季一般早晚浇,冬季宜在中午浇。
盆花需要适时施肥。肥料可利用各种厨房废料来沤制。另外还较常用的肥料有麻酱渣、骨粉、豆饼、蹄角片等。施肥分基肥、追肥、根外施肥。基肥是在上盆前加入土中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骨料、麻酱渣、碎骨块、蹄角片等。追肥是在花卉生长期追施肥料,追肥一般是把沤制好的肥料或化肥加清水冲淡后浇入盆中,半月一次。根外施肥是将稀薄的化肥溶液喷在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利用。
花卉生长阶段需要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通过剪除多余枝条可以通风透光,调节控制生长发育,促使花卉生长旺盛,开花繁盛结果丰满,改变花期及节省养分。可使花卉形姿优美,提高观赏价值。
整形修剪可分为修剪、摘心、抹芽、作型等不同方法。修剪是要除去病虫枝、徒长枝、重叠枝或交叉枝等,以调整株形。摘心是将主芽摘去,促使腋芽长出,形成丰满的植株。抹芽是将多余的腋芽、嫩枝、花蕾除去,确保主枝生长旺盛,节约肥料。作型就是将一些花卉整理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花型,作型分几次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花卉的四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春季是花卉出房的季节,但要注意气温反复,要让花逐渐适应室外温度。夏季气温较高,阳光照射强烈,要根据不同花卉对光照、温度的要求,选择适当地方。喜光的放在阳光充足处,喜荫的花卉则需要一定的遮阳措施或是放在阴凉处。秋季气温转凉,要对花卉做好越冬准备工作,要做好翻盆换土、水肥的管理和枝条的修剪工作。盆花刚入室内要注意通风,中午气温较高时可将窗户打开。冬季气温低,花卉的新陈代谢减慢,不需要很多肥水,盆土宜偏干一些。对已休眠及停止生长的花卉,冬季要停止施肥。
分享家庭养花知识!必须掌握这几点,每盆花都会开得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