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发黄是缺什么肥料?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0-23 11:38:30
树叶发黄一个是缺水,还有就是肥料上多了烧的
1、如果是老叶发黄,是缺少氮素,叶脉失绿就是缺少镁元素。
2、如果是新叶发黄,是缺乏中微量元素,如铁,锰,钙等都可造成新叶发黄。
缺氮肥
在植物没有开花之前,是枝叶生长期。如果发现整株叶片颜色较浅,老叶从叶尖开始发黄,逐步向新叶扩展,新叶暗淡无光泽,茎秆短而细,说明氮肥补充不充分,叶片没有充足的能量补充,也会影响后期的开花和结果,要及时给予氮肥补充
山药出现了问题,看看是不是缺素了。山药矮小、瘦弱?
叶片出现浅绿或黄绿?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子小?
山药一般会缺氮、磷、钾。今天,咱就唠嗑唠嗑怎样来防止山药缺素。
l 缺氮
1.症状特征
山药缺氮时,植株会矮小、瘦弱、直立,叶片出现浅绿或黄绿。另外,失绿叶片的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缺氮的症状,从下往上扩展,严重的时候,下部的叶片枯黄早落; 根量少,细长。
2.发病原因
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氮素含量低,降雨多氮素流失。底肥不足,追肥时期不合理。
3.防治方法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要,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尤其能一味地追求高产为目的,要科学施用,切忌不能盲目大量施用氮肥。
l 缺磷
1.症状特征
山药缺磷时,植株生长会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所以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2.发病原因
土壤偏酸、紧实情况容易缺磷,低温时间长,磷的吸收收影响。磷肥移动性弱,施肥方法不当导致缺磷。
3.防治方法
要合理施用磷肥。早施,集中施用磷肥,选用适当的磷肥类型。
(1)在酸性土壤上,适宜选用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含石灰质的磷肥。缺磷肥严重时,如果在生育初期,应该配施过磷酸钙。
(2)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适合用过磷酸钙,并配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
l 缺钾
1.症状特征
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最开始是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出现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
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很大。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2.发病原因
土壤中的含钾不足,施用石灰肥料多,影响了钾肥的吸收,氮肥用量过多而钾肥用量不足。
3.防治方法
(1)合理施用钾肥,确定钾肥用量。每公顷钾肥以氧化钾计,用量以100~150公斤为宜。
(2)选择适当的钾肥施用期,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在作物吸氮的高峰期,要及时追施钾肥,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与草木灰。
分享完了,看看病害属于哪一种,对号采取办法。
叶子边缘发黄缺钾肥,可以用磷酸二氢钾稀释后对叶面进行喷施。
首先应是可能感染了病害或是有虫害发生,你仔细查看叶片皱缩处是否有小虫,如果有就不用再检查其他的了,只需要叶面喷施氧化乐果或敌杀死、功夫乳油进行防治即可。
如果无虫,多为病毒性症状,要喷施病毒A或病毒克等进行防治。
杨树能耐一定的碱性,除非PH值高于8.5以上,否则不会产生碱性危害,如果叶脉呈绿色,叶肉呈黄色,则有可能是受碱性所害,需要用硫酸亚铁稀释成液体补充或在浇灌时冲施也可。
注意如果叶面除了皱缩发黄外,没有其他变色或虫迹,则需要补充钾肥,施用硫酸钾土施或水冲均可。
多肉植物发黄,可能是水分不足所致,也有可能是根系受损所致。若是水分不足导致多肉叶片发黄,需要将黄叶摘掉,再给多肉补充水分。
若是多肉的根系受损,需要修剪烂根并消毒,晾干后可将其移种到新盆中,要给予多肉适量的水分。
建议及时的给它施加氮肥,若是叶片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老叶发黄情况的话,一般是因为缺少氮肥导致的,及时的给它施加尿素,能够有效缓解老叶发黄的情况。
若是新叶发黄的话,是因为缺少钙元素导致的,可以在土壤表面放上一些碾碎的鸡蛋皮,若是叶片干枯发黄的话,很有可能是因为缺少钾肥导致的,及时给它施加一些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比较多钾元素,能够缓解叶片干黄的情况,使蒜苗叶片恢复油绿的状态。
如发现魔芋植株缺肥发黄,可按每亩 5~10 kg 尿素进行追肥,切忌将肥料落到叶片上、引起烧叶,最好在即将下雨前结合除草同时进行。 魔芋的虫害主要有芋双线天蛾、 甘薯天蛾、豆天蛾和铜绿金龟子等。 其防治方法是:在幼虫出现初期, 可喷施 2.5% 敌百虫粉或 1 200 倍氧化乐果水溶液, 也可用 2.5% 溴氰菊酯乳油 180 倍液或50% 马拉硫磷 1 000 倍液,喷药时间应选在晴天下午4:00~6:00 。
、春雨的叶子发黄的处理:
春芋低于10℃就容易黄叶,不耐寒,怕霜冻冰冻,剪除黄叶是正确的。将其放于10~15℃温度条件下,7天左右再升温到20℃左右最好,不要突然升高温度,要逐渐升!2、根部先不浇水、不要施肥,只多向叶片上喷温水,温度为15~20℃,7天后改为20~25℃的温水,只要茎部、根部没有冻害,上部叶片冻害干枯也会重新萌发的。
二、春雨的养护方法: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长最佳。
春雨原产于南美巴西的热带雨林中,喜温暖湿润且半阴的环境,对光线的要求不严,但不耐受长期的荫蔽环境,否则叶色变浅,叶柄变长,叶片下垂而观赏性降低。又惧怕强烈的光照直射,经强烈的光照照射后, 叶片极易出现叶尖干枯、叶缘焦边、叶色白化并失去光泽,所以最好以半阴或散射光线养护即可。冬季可以充足的光照来护理,以使其安全越冬。
春雨为热带植物,不耐严寒低温,冬季温度最好保持在10℃之上,以防冻害。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之间,气温高于30℃则生长受到抑制,需要通风降温并增加喷水的次数,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在50%左右的湿度即可满足需求,气温高于25℃时,就需要将空气湿度提高至70%左右。
春雨的叶片大而薄,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生长周期中需要保持盆土湿润,尤其在夏季高温期不能缺水,温度低于15℃时,需要减少浇水的次数,盆土以干湿交替即可。能耐受短暂的渍涝,但长期积水容易腐烂根系而导致植株死亡。
春季末期春羽就进入了生长旺期,需要补充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使其快速生长,恢复生机。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不可一次施足而产生肥害。如能在生长期中用稀薄的淡肥水代替清水浇灌盆土,则生长更加良好。进入秋季后,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否则不利于越冬,叶柄也会变长,株形得不到有效控制。冬季温度低于20℃时,就应停止施肥。
春雨的繁殖方法多采用扦插、播种、分株法进行,家庭中最好采用扦插、分株法,操作相对简单。扦插繁殖时,以5-9月间为宜,剪取生长健壮且枝干较长的茎干,直接插入干净的河沙中置于半阴处,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温度以25℃左右为宜,20-25天即可生根。分株繁殖需要在老株基部生有小株时,可结合换土换盆进行,将小株从老株上小心分离,尽量不伤老株不伤根。也可提前将侧株摘心,既能矮化植株,又能多生侧株,当新生的侧株有15厘米左右时,带气生根剪下另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