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氮肥有哪些? 速效氮肥的使用方法?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8-04 15:49:04
一般主要有氯化铵,尿素,硫酸铵,氨水。
这类肥料主要是条施或穴施。撒施会造成肥效降低。
复合氮肥正确使用的几种形式:
1、作为基肥。
复合肥的肥效比较长,一般会作为基肥,特别是对于短期生育的蔬菜。因为复合肥里面含有的氮磷钾很多种养分,农作物前期的这些养分比较敏感。控释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肃立的工艺,要比单质化肥分解慢,养分流失的少,利用率高是非常适合作为基肥。一般一亩地使用30~40千克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或者是中后期非避免使植株徒长。
2、用作追肥。
复合肥如果用作追肥的话,容易导致磷钾元素流失浪费,因为撒在土壤表面的复合粉发挥其肥效作用,而且利用率还不高。如果基肥中没有使用复合肥的话,农户们可以在农作物出苗以后适当的开沟施一些复合肥,施完复合肥以后要立即的覆盖土壤。
3、用作种肥。
一般来说不能使用高浓度的复合肥作为种肥,避免出现烧苗的现象,若是使用复合肥作为了总肥,只需要将种子与肥料适当的分开保持一些距离,在播种的时候可以将种子穴施,予使其与复合肥相距5~10厘米,不可以让种子与复合肥直接放在一起,容易引发肥害。
4、深施覆盖土壤。
氮肥容易挥发或者是随雨水流失,磷元素和钾元素容易被土壤固定,如果是在地表的话不容易被农作物的根系吸收,也不利于根系生长,遇到干旱的情况,而且肥料没办法溶解,效果更差,所以复合肥使用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地表撒肥。
播种前用,后期在用就肥效不佳。一定要做播种前使用。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氮肥浇花融水浇,是比较简捷方便的,而且还便于花卉吸收,而把肥料放土里,也是要溶于水才可被吸收,肥料放土中,肥料集中,还可能烧根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作为种肥用:用量不超过作物生育期总用量的三分之一,随播种一次性施入,一定要种、肥分层施入。
2、作为追肥:作物生育期总氮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作为追肥。如果是开沟深施要分成2-3次施入,一般距离根部5-8cm远,深度为10-20cm。如果是随滴灌施入,一般分3-4次,第1、4次少量,每次约追肥总用量的20%;中间2次偏多,每次约追肥总用量的30%。收获前15天尽量不要追肥,以免引起贪青晚熟。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1、平衡施肥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2、适期追施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每年开春后的小麦返青期,农户借浇返青水的机会将尿素撒施或冲入麦田;玉米苗期,农户在雨前将尿素撒入田间;白菜苗期随浇水将尿素冲施;番茄在苗期浇水时冲施尿素等。这样追施尿素,虽说肥料用了,但浪费现象严重(氨气挥发,尿素颗粒随水流失),还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等不良现象发生。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尿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3、适时追肥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因此,尿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4、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尿素随水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现象,浪费肥料,耗费人工,还极大地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
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穴,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随水流失。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而后再晾晒5~6天。
5、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在施用氮肥的时候,最好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追施,追施后不宜短时间内直接浇水,当然随水冲施的做法更不足取,而且还可能造成流失浪费,如果土壤比较干的条件下,施肥氮肥并浇水后,等土壤表面干爽,要及时中耕划锄,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以加速对尿素的分解。
高硫氮肥可以作为玉米的追肥,因为玉米在生殖过程中,从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以及授粉期至乳熟期,这两个生长阶段对硫元素的需求量占全部生长周期需硫量的51.14%左右;
如果玉米种植在有机物含量低的沙土地或者土壤贫瘠田块,需要施入适量的高硫氮肥提升土壤中的含硫量,以此保障玉米生殖过程中需硫需求。
脲素是无机肥中肥份较高、较易被花卉吸利用的氮肥,适当施点脲素,有利植株生长,叶色浓绿有光,是一种起效快的速效肥,常以 0.1%浓度喷施叶面,一般3天喷施一次,2~3次即可见效。脲素较少用来浇盆。为使花卉花繁叶茂,氮、磷、钾及铜铁硼等稀有元素,缺一不可,应此施用脲素,离不开其他肥分的合理搭配。观叶植物可适当多用,观花、观果植物应从严控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