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戊唑醇给土壤消毒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5-04-11 16:13:28
用戊唑醇喷洒细上表面,然后再洒入需要消毒的土壤中充分拌匀即可
唑醚戊唑醇是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的复配杀菌剂,比戊唑醇防治病害更多,药害降低。
以4-氯甲基频哪酮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即制得戊唑醇.
戊唑醇和丙环唑都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
丙环唑抑制生长最明显,戊唑醇居中,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相对安全。
腈菌唑
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戊唑醇
不仅有类似三唑的作用方式,而且发展第二机制抑制抗性发生,还与其他内吸或非内吸性杀菌剂配成混剂,有效地防治禾谷类和种传病害。
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对蔬菜绣病等病害有很好的效果,推荐施用量为2000—3000倍液。
唑醚戊唑醇是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的复配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的作用,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在推荐剂量下使用高度安全,可促进氮的吸收,增强作物抵抗力,提高品质和产量;戊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主要防治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半知菌类真菌性病害。所以唑醚戊唑醇是由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组成的。
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稀释倍数3000-4000倍,多在临近上色期,喷雾防治炭疽病、房枯病等晚期病害,加大浓度使用对促进上色有所帮助。
该药剂具有较强的生长调节能力,不建议在临近开花至果实停止膨大之前使用。对于长势比较旺的篱架,可以在套袋后使用,一般不会抑制果实膨大,还可以协同控旺。
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有效稀释倍数3000-4000倍,多在临近上色期,喷雾防治炭疽病、房枯病等晚期病害,加大浓度使用对促进上色有所帮助。
45升。
药量需要根据作物的种类、数量来决定,一般作为叶面喷雾使用。
向喷雾器中注水,加入适量肟菌戊唑醇,作物为蔬菜时一般兑水45~60升,作物为水稻时一般兑水45升。
一、戊唑醇的用量
1、戊唑醇作拌种剂的用量
(1)小麦散黑穗病
取100kg小麦种,用2%的干拌剂或湿拌剂二选一搅拌均匀,也可以用30-45ml6%的悬浮剂进行搅拌,总量不要超过150g。
按照以上方法拌种后,就可以播种了。拌种后的小麦出芽会受到影响,正常的小麦种会比拌过种的小麦种要早两天发芽,有时候3-5天,对产量没有影响。
(2)玉米丝黑穗病
取100kg玉米种,用400-600g2%的干拌剂或湿拌剂二选一搅拌均匀,拌种后播种。
(3)高粱丝黑穗病
同样取100kg高粱种,用400-600g2%的干拌剂或湿拌剂二选一搅拌均匀,也可以用100-150g的6%悬浮剂拌种,充分拌均后播种。
2、戊唑醇作水乳剂的用量
(1)香蕉叶斑病
防治香蕉的叶斑病,可以用25%戊唑醇作水乳剂或浓度为43%的戊唑醇按2%同比例使用。病害初期25%戊唑醇水乳剂1000-1500倍液喷施叶片,10天/次,喷四次。
3、戊唑醇作悬浮剂的用量
(1)水稻纹枯病
在水稻的幼苗生长期,亩施10-15ml43%戊唑醇悬浮剂,兑水30-45升进行稀释,充分混匀后用喷雾器手动喷洒。
(2)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发病的初期,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5000-8000倍液,10天/次,春季长出新树枝是喷三次,秋季只需两次即可。
(3)梨黑星病
果梨发病的初期,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3000-5000倍液喷施,15天/次,总共4-7次。
二、戊唑醇的注意事项
1、因其戊唑醇作为一种杀菌农药,带有一定的毒性。提醒大家使用戊唑醇时,首先要仔细检查戊唑醇药剂的使用浓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作物发生药害。
2、如果有接触到戊唑醇药剂,要做好防护工作如穿戴好防护服。切忌不能吸烟进食,使用完毕后应当适当清洁接触部位。
3、戊唑醇作拌种剂,拌过种的作物种子,注意小心保存,放置在老人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误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