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数学问题及答案?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5-02-13 06:09:43
(1)春节期间,爷爷奶奶各给了我500元压岁钱,姥姥给我的压岁钱乘以5就和爷爷奶奶给我的同样多了,问爷爷奶奶和姥姥一共给了我多少钱?
姥姥给我的压岁钱是:(500+500)÷5=200元
500+500+200=1200元
喷水,时间上,要在早晨或傍晚阳光不强烈的时候进行,如光线太强,由于水滴附着在叶子上,犹如放大镜汇聚光线,会灼伤叶片,尤其是嫩叶。适宜喷水的植物主要是大叶植物,如滴水观音、绿萝、吊兰等,空气干燥的季节需经常用。对于其它植物,可等叶子附着大量灰尘,显得脏的时候偶尔喷水一次,但不能常用,更不能只喷水不浇水。
长期只喷水,不浇水,由于浇水不透,形成半腰水,能导致烂根现象。
浇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浇水不能固定在某天一次,要根据土壤情况、植物生长情况、天气状况、花盆和植物的关系上综合考虑,随时做出变化。
浇水的时间,每个季节均有不同。一般夏季,早晨或傍晚进行;冬季,中午前后。春季或秋季,要根据气温变化来综合考虑。
如果植物已经有缺水萎蔫现象,即使症状轻微,也要及时浇透水。
.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题目】有 3 个人去投宿,一晚 30 元.三个人每人掏了 10 元凑够 30 元交给了老板. 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 25 元就够了,拿出 5 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 2 元,然后,把剩下的 3 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 1 元. 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 10 元,现在又退回 1 元,也就是 10-1=9, 每人只花了 9 元钱,3 个人每人 9 元, 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 2 元=29 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 此题在新西兰面试的时候曾引起巨大反响.有谁知道答案呢?
【答案】每人所花费的 9 元钱已经包括了服务生藏起来的 2 元(即优惠价 25 元+服务生私藏 2 元=27 元=3*9 元)因此,在计算这 30 元的组成时不能算上服务生私藏的那 2 元钱,而应该 加上退还给每人的 1 元钱。即:3*9+3*1=30 元正好!还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三个人一共出了 30 元,花了 25 元,服务生藏起来了 2 元,所以每人花了九元,加上分得的 1 元,刚好是 30 元。因此这一元钱就找到了。 小结:这道题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 2 元钱从 27 元钱当中分离了出来,原题的算法错误的认为 服务员私自留下的 2 元不包含在 27 元当中,所以也就有了少 1 元钱的错误结果; 而实际上私 自留下的 2 元钱就包含在这 27 元当中,再加上退回的 3 元钱,结果正好是 30 元。
灰尘的旅行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1. 灰尘对于地球和宇宙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研究方向,其旅行规律、分布规律、作用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2. 灰尘旅行的路径和速度、组成成分、来源这些科学问题,对于研究宇宙尘埃对行星、星系演化的影响、研究太阳系形成历史、探索外星生命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灰尘的旅行和人类环境毫不相关,但它却是我们探索宇宙的重要线索之一。
目前,灰尘的旅行已经成为了当今天文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热点,并且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领域的联合研究。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相信对灰尘的旅行研究必将取得更加深入的突破。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涉及到一些数学问题。虽然《左传》中没有专门的数学篇章,但在一些描述战争、赋税、计量等领域的段落中可以找到一些数学问题的影子。下面是一些简短的数学问题及其答案:
1. 问题:《左传》中提到:“郑伯克段于鄢陵,鄢陵之战,郑伯以车百乘,骑千匹,卒万人,克敌制胜。”请问郑伯总共有多少兵力?
答案:郑伯总共有 10000 名士兵(100 乘以 100,再加上 1000)。
2. 问题:《左传》中提到:“邾子益来奔,公使视为诸侯,礼备。”请问邾子益来了多少诸侯?
答案:邾子益来了一位诸侯。
3. 问题:《左传》中提到:“宣公十五年秋七月,成公与齐侯、宋公、郑伯、邾子、滕子同盟于平丘。”请问这次会盟共有多少国家参加?
答案:这次会盟共有 6 个国家参加(鲁、齐、宋、郑、邾、滕)。
4. 问题:《左传》中提到:“昭公二十三年,春王正月,孟陬如邾,邾人以币来献。”请问邾人献给了孟陬多少币?
答案:由于《左传》没有具体说明邾人献给了孟陬多少币,所以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以上问题和答案都是根据《左传》中的描述进行推测的,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左传》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并不多,且大多数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
一粒米,许多同学都认为微不足道,平时总会在饭桌上毫不经意地掉下几粒,甚至有些挑食的同学会把整块馒头或整碗米饭倒掉.针对这种浪费粮食现象,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实际测算,称得500粒大米约重11.07克.现在请你来计算:
(1)一粒大米重约多少克?(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按我国现有人口13亿,每年365天,每人每天三餐计算,若每人每餐节约一粒大米,一年大约能节约大米多少千克?
(3)假若我们把一年节约的大米卖成钱,按2.5元∕千克计算,可卖得人民币多少元?
鲁襄公三十年(前543年),晋国有人问某老人的年龄,老人不直接回答,只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
意思是说,我出生的时候是正月初一,现在已经四百四十五个甲子日,但最后一个甲子只过了三分之一。
科学问题的来源 第一,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经验定律”型问题,其肯定回答就是经验定律假说。 第二,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例如: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第三,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矛盾。例如: “悖论”,如罗素悖论等。 第四,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例如: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 第五,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例如:如果社会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些则会转化为科学问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原则。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 (2)科学性原则。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不要把“永动机”之类,或“伪问题”作为选择对象。 (3)可行性原则。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额观条件,不宜选得很宽、很复杂,久功不克,导致半途而废。 (4)社会需求原则。选题时还要把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
喝茶有学问的
喝的是情调 是涵养 是文化 是意境
一般来说,春季宜喝花茶,夏季宜喝绿茶,秋季宜喝青茶,而冬季最适合喝红茶;淡茶比浓茶更加有益;空腹、酒后、睡前,都不宜喝茶;另外,倒茶只倒七分满等喝茶的礼仪方面,也是有诸多讲究的。
而没学问的
喝的是加了东西的水 是为了解渴
甚至忽略了茶中的营养,茶对人体的功效,乱喝一通,也许还有害
答:有学问和没学问的说话区别是:一个是说话内容的区别,有学问的人说话比较有内涵,知识丰富,没学问的人说话都是生活大实话,直白简单,再一个是是有学问的人说话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不伤人,没学问的人说话不管别人的感受,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说话的目的是给别人听的,所以要尽量说别人喜欢听的话,便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