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杀畜兽原料有哪些常用方法?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5-01-02 05:37:44
在一些小型屠宰场和广大农村屠宰猪时多用,是从颈下直接剌入心脏放血。优点是放血快,死亡快,但是放血不全,且胸腔易积血。
倒悬放血时间:牛6~8min,猪5~7min,羊5~6min,平卧式放血需延长2~3min。如从牛取得其活重5%的血液,猪为3.5%,羊为3.2%,则可计为放血效果良好。放血充分与否影响肉品质量和贮藏性。
(三) 浸烫、煺毛或剥皮
家畜放血后解体前,猪需烫毛、煺毛,牛、羊需进行剥皮,猪也可以剥皮。
1. 猪的烫毛和煺毛
放血后的猪经6min沥血,由悬空轨道上卸入烫毛池进行浸烫,使毛根及周围毛囊的蛋白质受热变性收缩,毛根和毛囊易于分离。同时表皮也出现分离达到脱毛的目的。猪体在烫毛池内大约5min左右。池内最初水温70℃为宜,随后保持在60~66℃。如想获得猪鬃,可在烫毛前将猪鬃拔掉。生拔的鬃弹性强,质量好。
煺毛又称刮毛,分机械刮毛和手工刮毛。刮毛机国内有三滚筒式刮毛机、拉式刮毛机和螺旋式刮毛机三种。我国大中型肉联厂多用滚筒式刮毛机。刮毛过程中刮毛机中的软硬刮片与猪体相互磨擦,将毛刮去。同时向猪体喷淋35 ℃的温水。刮毛30~60 s即可。然后再由人工将未刮净的部位如耳根、大腿内侧的毛刮去。
刮毛后进行体表检验,合格的屠体进行燎毛。国外用烤炉或用火喷射,温度达1000℃以上,时间10~15s,可起到高温灭菌的作用。我国多用喷灯燎毛,要求全身燎烤,而后用刮刀刮去焦毛,故称之为刮黑。最后进行清洗,脱毛检验,从而完成非清洁区的操作。
2. 剥皮 牛、羊屠宰后需剥皮。剥皮分手工剥皮和机械剥皮。
3. 割颈肉
割颈肉是根据GB99591平头规格处理。由颈部向耳根处割一刀,然后由放血口入刀,沿下颌骨向上割到耳根。同样方法割另一侧,使颈部皮肤在第一颈椎处与肉体分开。从寰枕关节切开把头落下叫“平头”。用手抓住尾突将头提起,下颌骨不多不少全被颈肉盖住叫“平头”。下颌骨未被颈肉盖住叫“枯头”。下颌骨全部被颈肉覆盖,而多多有余叫“肥头”。“枯头”和“肥头”都不符合国标要求。
(四)开膛解体
1. 剖腹取内脏
煺毛或剥皮后开膛最迟不超过30min,否则对脏器和肌肉质量均有影响。
2. 劈半
开膛后,将胴体劈成两半(猪羊)或四分体(牛)称为劈半。劈半前,先将背部皮肤用刀从上到下割开是谓“描脊”或“划背”。然后用电锯沿脊柱正中将胴体劈为两半。如为桥式劈半机劈半,则先将头去掉;用手提式电锯劈半时,可将头连在半肉尸上,以便检验咬肌。劈半时注意不要劈偏。目前常用的是往复式劈半电锯。
(五)检验、盖印、称重、出厂
屠宰后要进行宰后兽医检验。合格者,盖以“兽医验讫”的印章。然后经过自动吊称称重、入库冷藏或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