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家族旺不旺?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10-31 15:04:54
孟子的家族是非常兴旺的
,从孟子开始,他的儿子孟仲子一直到他的之后二十代,都是一脉单传,一直到第二十一代孟观的时候,才生了两个儿子。而在此之后,从二十三开始,又是十代单传。一直到第三十三代,孟氏家族又开始出现了一个文豪,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孟浩然也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孟云卿和孟庭玢,孟云卿也生两个儿子,只可惜,这两个儿子都无后。所以,孟庭玢的长子孟常谦成了孟家的嫡传后裔,也就是第三十六子孙。孟常谦生儿子,长子孟尊庆。孟尊庆也生了两个儿子,其后孟氏家族又开始了单传的历史。一直到第四十五代孟宁。因为朝廷开始注重对孟子学说的尊崇,孟宁得到朝廷的赏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让孟氏家族重新进入了复兴时期。所以孟氏家族又把孟宁成为“中兴祖”。而孟宁,已经是孟子第四十五代了。 所以,基本上从孟子开始,一直到孟宁,基本上都单传。从孟氏第五十代开始,孟氏家族开始意识到按辈分排行。但当时正处于元明战乱,所以孟氏后代开始四散流离。明代朝廷对儒家的尊崇空前绝后,明朝皇帝开始优待孟子后代,所以按辈分取名字的规矩越来越严格。在有明一代,孟氏先后排了二十个字辈。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又排了十个字辈。到了民国时期,孟氏家族通过当时的北洋政府的审批,又再次确立了二十个字辈。
一代:孟子,孟氏后裔尊奉为“始祖”。
二代:仲子,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被追封为“新泰伯”。
三代:睪,隐居不仕。
四代:寓,朝召不受。
五代:舒,字子怀。汉高祖时为“云中牧”。
六代:之后,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七代:昭,博览经史,学贯古今,仕汉为博士。
八代:但,精通《易》道,汉武帝时封“太子门大夫”。
九代:卿,精研《礼记》、《春秋》,汉代封淮阳太守,后仕至太傅。
十代:喜,字长卿,治《易》颇有心得,汉宣帝时举孝廉,仕至郎官。
十一代: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十二代:兴,仕汉为尚书。
十三代:尝,字伯周,少修操行,汉章帝时为郡户曹史,后举茂才,拜徐令,迁合浦太守。
十四代:展,字君诚。
十五代:戫,汉桓帝时为济阴太守,汉灵帝时转太常,熹平六年(177年)拜太尉。
十六代:敏,字叔达,博学能文。汉时为新郡太守。
十七代:光,字孝裕,博通古今。汉灵帝时为讲部吏。三国蜀国时拜议郎,后为符节令、屯骑校尉、大司农。
十八代:康,字公休。魏明帝时为散骑侍郎、宏农太守、渤海太守、给事中、中书令等,后封广陵亭侯。注《汉书音义》九卷。
十九代:宗,字恭武。三国时吴国嘉禾末年为吴令,永宁年间为右御史,宝鼎三年为司空。“
二十代:揖,晋惠帝时为庐陵太守。
二十一代:观,字叔时,幼嗜读书,解天文,晋惠帝时为殿中郎,后为黄门待郎。
二十二代:嘉,字万年。晋时为安西大将军,后为江州别驾。
二十三代: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五等侯,后封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二十四代:表,字武达。曾仕南齐萧鸾为马头太守,魏孝文帝时为辅国将军,南兖州剌史,后为豫州剌史,因战功封汶阳县开国伯,邑五百户,后迁征虏将军、平西将军、平东将军、济州刺史。
二十五代:斌,元魏孝文帝时为右丞。
二十六代:威,字能重,仕元魏为平北将军,光禄大夫。后加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二十七代:恂,字修仁。后周文帝举为太子少师,迁太子太傅,加车骑大将军。
二十八代:儒,字敬业。北齐文宣帝时为中书舍人,累迁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加卫将军。
二十九代:景,隋炀帝时为膺扬郎将。
三十代:善谊,仕隋为河内通守。
三十一代:诜,唐高宗时擢进士第,累迁凤阁舍人。武后时为春官侍郎。相王召为侍读,拜同州剌史。
三十二代:大融,唐元(玄)宗屡召不仕,后隐于王屋山。
三十三代:浩然,盛唐时著名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后隐居鹿门山。
三十四代:云卿,字宜甫,唐肃宗时为校书郎。与诗人杜甫交善。
三十五代:简,字几道,唐德宗时举进士宏词,后因功赐金紫,诏为给事中、累迁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南东道节度使。
三十六代:常谦,唐德宗时为安州刺史,加侍御史,安州防遏兵马使。
三十七代:遵庆。
三十八代:琯,唐元和末召不仕。
三十九代:方立,唐昭宗时为昭义节度留守。
四十代:承诲,后晋时事少帝,官拜太府卿。
四十一代:汉卿,后周时事世宗,为左羽林大将军。
四十二代:贯,不仕。工于诗词,奉祀事。
四十三代: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四十四代: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家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四十五代: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编修族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宁长子存,传九世而祀绝;次子坚,后裔绵绵,以下世次为坚后裔。
四十六代:坚,德学俱优,授徐州知府。
四十七代:宽。
四十八代:钦。
四十九代:津。
五十代:德义,登进士第,授鱼台县尹,辞不仕。
五十一代:允祖。
五十二代:惟恭,字彦通。于先祖庙、墓修建颇多,刻《孟氏宗支图》碑。
五十三代:之训,字曾甫,仕至莒州学正。
五十四代:思谅,字友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诏受邹县主簿。
五十五代:克仁,字信夫,赠翰林院五经博士。
五十六代:希文,字士焕,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始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后裔从此开始承袭世职——翰林院五经博士。
五十七代:元,字长伯,明孝宗弘治三年(1489年)承袭世职。
五十八代:公肇,字先文。是元之弟亨之子。世职本应由元之子公綮承袭,因其年幼,由公綮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代袭。嘉靖十二年(1533年),公肇遂让职公綮承袭。
五十九代:彦璞,字朝玺,明隆庆三年(1569年)承袭世职。
六十代:承光,字永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承袭世职。
六十一代:宏誉,字振扬。代长兄宏略子闻玉承袭。闻玉长成后,宏誉即让职。宏誉被改封为世袭锦衣卫千户。
六十二代:闻玉,字龙甫,崇祯二年(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三代:贞仁,字静若,清顺治元年(1644)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四代:尚桂,字播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鉴定《三迁志》,貤封修职郎。
六十五代:衍泰,字懋东,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重新修较《孟子世家谱》、《三迁志》。
六十六代:兴铣,字起辉。早卒,未袭职。
六十七代:毓瀚,字钟北。乾隆十六年(1751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八代:传梿,字国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九代:继烺,字体耀。嘉庆二十年(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于道光四年(1824年)主持续修《孟子世家谱》。
七十代:广均,字京华,又字胥霑,号雨山。道光乙酉科拔贡,戊子科举人。钦加主事衔,晋加员外郎衔,赏戴蓝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对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断机堂曾加维修并创建庙户营三迁祠等。主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堪称孟氏家族中较有作为的人物。
七十一代:昭铨,字伯衡。同治十三年(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二代: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三代:庆恒,字颂武,早卒。由其弟庆棠,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代袭世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世袭称号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为“亚圣奉祀官”。
七十四代:繁骥,字雪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迁往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七十五代:祥协,1990年承袭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孟姓氏的辈分排列
孟 氏 字 辈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
3. 孟子后代现在排多少代
1、孟子的后代。有世系爵位的。不过相比孔子后人要少;
2、《孟子世家谱》记载了从孟子到第七十五代孙孟祥拹的历代孟氏子孙繁衍情况;
3、清朝康熙五十九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康熙六十一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4. 孟子后人排辈顺序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
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
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
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5. 孟子后代多少人
孟子的家族是非常兴旺的 ,从孟子开始,他的儿子孟仲子一直到他的之后二十代,都是一脉单传,一直到第二十一代孟观的时候,才生了两个儿子。而在此之后,从二十三开始,又是十代单传。一直到第三十三代,孟氏家族又开始出现了一个文豪,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孟浩然也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孟云卿和孟庭玢,孟云卿也生两个儿子,只可惜,这两个儿子都无后。所以,孟庭玢的长子孟常谦成了孟家的嫡传后裔,也就是第三十六子孙。孟常谦生儿子,长子孟尊庆。孟尊庆也生了两个儿子,其后孟氏家族又开始了单传的历史。一直到第四十五代孟宁。因为朝廷开始注重对孟子学说的尊崇,孟宁得到朝廷的赏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让孟氏家族重新进入了复兴时期。所以孟氏家族又把孟宁成为“中兴祖”。而孟宁,已经是孟子第四十五代了。
所以,基本上从孟子开始,一直到孟宁,基本上都单传。从孟氏第五十代开始,孟氏家族开始意识到按辈分排行。但当时正处于元明战乱,所以孟氏后代开始四散流离。明代朝廷对儒家的尊崇空前绝后,明朝皇帝开始优待孟子后代,所以按辈分取名字的规矩越来越严格。在有明一代,孟氏先后排了二十个字辈。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又排了十个字辈。到了民国时期,孟氏家族通过当时的北洋政府的审批,又再次确立了二十个字辈。
6. 孟子的子孙后代
孟子后代宗谱排辈字有
56代 57代 58代 59代 60代 61代 62代 63代 64代 65代: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66代 67代 68代 69代 70代 71代 72代 73代 74代 75代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76代 77代 78代 79代 80代 81代 82代 83代 84代 85代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86代 87代 88代 89代 90代 91代 92代 93代 94代 95代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96代 97代 98代 99代 100代 101代 102代 103代 104代 105代: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孔孟的辈分用字是皇帝批的《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
7. 孟子后代有多少人
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105代:
56至75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76至9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96至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
8. 孟子家谱排辈
孔子和孟子不是同一时期的人,孟子和孔子的思想相近,孔子称孔圣,孟子称亚圣
9. 孟子家族字辈
孟氏自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大都单传,从五十代起,孟氏族入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代系,也便于识别、记忆。从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10. 孟子后人姓什么
姓孟的不一定都是孟子的后人,有的是孟子祖先的后人,俗称和孟子是一家当族,有的是通过关系,战征,等原因后改成姓孟的,孟子时期也有许多姓孟的,和孟子没有关系,止是同姓所以说姓孟的人不一定就是孟子的后代,有一些姓孟的也有自己的支派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