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芽如何判断发霉?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06-04 20:55:23
发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多出现在食物中,食物中含有一定的淀粉和蛋白质,而且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水份,而霉菌和虫卵生长发育需要水的存在和暖和的温度。水份活度值低霉菌和虫卵不能吸收水分,而在受潮后水分活度值升高,霉菌和虫卵就会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进而分解和食用食物中的养分。木质家具、衣物等受潮时间长后也容易导致发霉。
如果家中一时吃不完的苹果,经一段时间后,有些苹果霉变。 老人往往将苹果腐烂部分削掉,吃未烂部分,这是不妥的。因为,剩下的“未腐烂部分”已浸入了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只不过肉眼看不出来而已。气温达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霉菌便大量繁殖并产生有毒物质,如有一种展青霉素,这种毒素对人体有较强的危害,吃下去将留下后患,产生神经、呼吸和泌尿等系统的损害症状,使人神经麻痹、肺水肿、肾功能衰竭,甚至具有致癌作用。 所以,苹果腐烂或虫蛀超过三分之一时不宜食用,特别是有苦味的苹果。在一些地方人们称冬天的发霉,叫做发冬霉;在一些情况下霉菌自然凋谢时,人们俗称谢霉。
一色二味巧判断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
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
二通风、防潮,防污染 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高温去霉不可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
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