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种植需要怎样的土壤,温度,和栽培管理技术?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207 时间:2022-05-28 15:55:52
百合花的养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长环境。
百合花喜欢凉爽,比较耐寒,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最好,高温的区生长不良,喜干燥,怕水涝,喜欢湿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但忌夏季烈日暴晒。
第二,生长习性。
百合花原产于我国,要求疏松肥沃保水性好的土壤,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0℃左右为宜。
第三,栽培与施肥。
百合在露地栽培一般在九至十月份进行,土壤以腐殖质、土层疏松深厚、能保持适当潮湿为宜。栽植深度约为鳞茎直径的三倍。早春发芽至开花这段时间可以施有机肥一到两次,撒于土壤表面然后耙入土中,也可以追施复合化肥。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炎热干燥天气应进行适当浇水并松土以防土壤表面板结。
盆栽百合一般在秋季休眠后进行,盆土可用园土、腐叶土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并添加适量的骨粉或磷酸二铵做基肥,鳞茎应置于盆缘下十厘米处为宜,待芽长出后及时施加磷肥,浇水不可过多而长时间积水,否则鳞茎易腐烂,影响百合花的健康生长。
第四,养护管理。
冬季在室外养护时要放室外背风向阳处的松土中越冬,种球需经冬季的自然低温方能结束休眠,可于早春发芽。或者是进行人工变温处理的办法,也可起到催芽的作用,以进行控制花期。人工变温处理的方法是在花后50天,将鳞茎掘起用马林溶液浸泡十分钟进行消毒,晾干后置于5℃-10℃的下处理45天,即可打破休眠,然后将处理过的种球置于室内上,保持18℃-24℃进行催芽,一周后便可发芽然后定植,霜降前采取套袋、覆膜、罩棚等保暖措施,保水供应,一般可于第二年二月开花,花后剪掉枝叶,一年换盆一次。
第五,病虫害防治。
百合易患灰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需注意防治。
第六,繁殖。
百合可在九月下旬用小鳞茎繁殖,也可以用花仔在春季播种繁殖。播种繁殖时种子覆土厚两厘米,大约一个月左右出苗,养护两到三年后开花。还可以采用鳞片扦插繁殖。采用完全成熟且生长健康的百合鳞茎,将鳞茎基部切下,选肥大的鳞片插入填有肥沃砂壤土的苗床中,间距在五厘米左右。一般插后一个月左右鳞片下端切口处即发生小鳞茎,自其下部生根。在七月后长叶,可施复合肥促使其生长。一般一个鳞片可长小鳞片一到两个,培育成种球约需两三年的时间。
这就是百合花的栽培与管理方法请你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分享百合花养护经验,共同学习养花知识。
百合花属于地下球茎类草本花卉,球茎即可食用又可入药,花朵是高档鲜切花,也是非常漂亮的盆栽观花植物。种植百合需要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方便,地势高燥的土壤,严防田间积水引起地下球茎腐烂。
百合耐冻怕热,春天气温超过8度地下球茎便开始发芽生长,初夏开花,伏天高温期来临前茎叶干枯,地下球茎进入休眠期,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再次发芽生长开花。适宜生长温度为10—30度,最适宜温度为15—25度,气温超过30度茎叶开始发黄停止生长,地下球茎可以耐受零下15低温,春天正常发芽生长。
栽培管理技术:
1、整地。百合花喜欢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者砂壤土,球茎最怕水浸,因此栽培百合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栽种前要精耕细耙,到达上松下实。
2、起垄。为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百合烂根烂球,要实行起垄栽培,垄高15—20厘米,垄面宽40厘米,一垄双行,行距20厘米。
3、施肥。百合生长期短,施肥在耕地或起垄时一次性施入,亩施优质商品有机肥或者充分腐熟饼肥100公斤,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二铵2公斤作为种肥。
4、栽种。百合花一般栽后80天左右既可开花,可以根据花期要求确定栽种时间,常规栽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此时栽种第二年春天开始发芽生长,也可在7月下旬催芽,8月上旬栽种,10月即可开花。
5、管理。百合生长期短,病虫害少,如果发现有地下害虫,可以用敌百虫、毒死蜱等药液灌根,常见病害有鳞腐病、立枯病、叶枯病等,一旦发现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噁霉灵、甲基立枯灵、甲基硫菌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