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养殖方法大全? 麒麟花养殖技术大全?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2-15 16:35:37
1、土壤要求
紫薇花喜欢疏松的土壤,所以土壤一般可以用山土、田园土、细河沙(5:3:2)的比例来混合配制而成,另外可以适量在土壤种添加基肥,可以选用有机肥(骨粉、豆饼粉等)。
2、充足的光照
紫薇花时喜欢充足的光照,所以紫薇花在生长季节必须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是在夏季需要适当遮阴。
3、浇水要求
紫薇花在春季和冬季需要保持盆土湿润,在夏季和秋季节应该早晚要浇水一次,如果是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每天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浇水一般可以用河水、井水、雨水以及贮存2天至3天的自来水即可。
4、施肥补充营养
如果盆栽的紫薇花施肥过多,容易引起紫薇花的枝叶徒长,如果缺肥反而导致紫薇花枝条细弱,叶色发黄,整个植株生长势变弱,开花少或不开花。
所以要给紫薇花定期施肥,尤其在春夏生长旺季需多施肥补充营养,等到入秋后少施,冬季进入休眠期可不施。
一般在下雨天和夏季高温,中午不要给紫薇花施肥,施肥浓度以“薄肥勤施”的原则,在立春至立秋每隔10天施一次,立秋后每半月追施一次,立冬后停肥。
5、及时换盆
盆栽紫薇花一般每隔2年至3年就要换一次盆土,盆土一般用5份疏松的山土、3份田园土、2份细河沙混合配制成培养土,换盆时可用骨粉、豆饼粉等有机肥作基肥,但不能使肥料直接与根系接触,以免伤及根系,影响紫薇花植株生长。
6、合理的修剪
紫薇花耐修剪,发枝力强,新梢生长量大,因此紫薇花在花后要将残花剪去,可延长花期,对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辐射枝以及病枝随时剪除,以免消耗养分。
麒麟花养殖:
在栽培麒麟花时,需要选用疏松肥沃的土壤,保证土壤的透气性。给麒麟花提供每天8小时的阳光照射,夏季需要做好遮荫保护。每次给麒麟花浇水要浇透,避免出现积水造成根部的腐烂。控制温度在20~25℃之间,冬季气温降低,需要将其移放室内养护。
1、土壤
麒麟花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可以促进麒麟花的不断生长。将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杀灭里面的细菌虫卵。经常给麒麟花进行翻土处理,有效促进根部的吸收,雨季雨水较多,做好土壤的排水工作。
2、光照
麒麟花喜欢阳光的照射,保证每天8小时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麒麟花开放的更加旺盛。将麒麟花养护在通风明亮的地方,夏季光照充足,需要给麒麟花进行适当遮荫保护,冬季可以给麒麟花进行日光灯人工补光。
3、浇水
麒麟花对水分要求不高,每次浇水要浇透,避免出现积水造成根部的腐烂。在养护麒麟花时,夏季可以每天浇水1次,做好充足的水分补充。冬季气温降低,需要控制浇水,等到土壤表面干燥后,再进行浇水。
4、温度
麒麟花适宜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适宜,可以促进麒麟花的不断生长。夏季气温升高,环境干燥,需要在空气中和叶片表面洒水,做好降温保湿。冬季气温降低,需要将麒麟花移放室内养护,避免被冻伤
【怎样养代代花】代代花养殖技巧大全?1、越冬 代代花是柑橘属酸橙的一种,性喜温暖,在江苏南部稍加防护便可露地越冬,在华北各地,只能盆裁,冬季放在不结冰的房子里越冬。 2、换盆和施肥 盆栽的每年早春需剪修枯枝病枝,每隔二三年必须更换盆上,以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好。施肥可用豆饼水或腐熟的人粪尿。 3、繁殖方法 代代花的繁殖可分为压条、扦插、嫁接和播种等几种方法。 ①压条 压条以用高取压条法,春末夏初为好,一个月便生根,成活率较高;扦插比较困难,成活率约20%?30%,如果用生长素或低温处理,则成活率可达50%以上。 ②扦插 一般在5?6月剪取充实的枝条,截取10厘米长插条,去除下部叶子,插在花盆中,放在室内或者荫棚下避免日光直射,常常浇水,保持湿润,2个月后方可生根,第二年移栽。 ③嫁接 插花的3?4年就可开花。嫁接可用枸橘作砧木。播种宜在秋季进行,可直接将种子从果实中取出播种。若用春播,必须在秋季取出种子,在湿沙中贮藏起来。
1、光照
大花蕙兰并不是一种喜欢强光的植物,尤其是夏季晒得多了,叶子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慢慢枯萎,那在夏季养殖它,最好是放在散光处养殖,遮挡大部分的阳光,才能养殖的更好,但是现在已经是秋季了,兰花要容易生长然后越冬,这时候就不能阻碍它接触光照了,等到了冬天温度低就更需要放在光照好温度高的地方养殖了。
2、浇水
生长期的大花蕙兰需水量是比较高的,这时候要及时的补充足够的水分才行,到了夏季温度增高水分蒸发比平时要快,为了避免出现缺水的情况,要适量的增加水分,相反的到了冬季就应该减少水分的摄入量,并且在冬季浇水的时候,水温要和室内一样,以免水分温度低浇水以后冻伤植物哦。
刺猬是一种药用小兽,经济价值很高。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刺猬养殖呈现发展之势。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药用价值
刺猬的皮称异香、仙人衣,是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饲养场的建造
刺猬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严。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场地宜建在较安静、尽量避开人为干扰的地方。建场时必须建一院落,院墙高约0.8~1米,院内窝室分为相连的内窝与外窝两部分,内窝室为巢窝,铺放干草、松树叶或秸秆。外窝室为活动场所,建土堆或假山,种上花草、灌木等,以便夏季遮阴和冬季保暖,使之尽量接近野生环境,供其觅食寻偶、栖息。一般10平方米场舍可养30~50只。
(3)饲养与繁殖
刺猬为夜行性动物,傍晚前后一次性投喂饲料和清水即可。饲料可人工配合混拌均匀,煮熟。配方为:玉米粉30%、麦麸20%、细米糠10%、鱼粉5%、蔬菜30%、骨粉2%、碘盐1%土霉素粉1%、氨基酸1%、微量元素适量。如将野外刚捕来的刺猬进行人工驯养,动物性饲料要占日粮的80%,以后酌情逐步减少,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比重。
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干净,瓜果蔬菜要洗净后投喂。如从市场买来的瓜菜还要先放在水池内浸泡1小时再洗净配喂,以防农药中毒同时,饲料要品种多样化,饲料单一会引起刺猬间相互咬斗和拒食。
刺猬的日粮标准是:
体重50~150克的日料为50克,体重150~300克的日料为75克,体重300~600克的日料为150克左右。
剌猬夏季食量大,生长快;冬季休眠,进食很少家养刺猬应一雄一雌同窝,一般在4~5月份自然发情交配年产1~2胎,2~4岁的刺猬均有繁殖能力。母刺猬发情期躁动不安,孕期为60天左右,每胎产仔4~6只,最多产8只。刺猬受精35天后体重增加,45天后行动迟缓,会阴部轻度水肿,临产前寻草做窝。
刚产下的仔猬有软刺而无毛,约20小时后软刺竖起,并发出“吱吱”的叫声。初生体重13~15克,仔猬产下3天软刺变硬,逐渐增多,10日龄睁眼,20日龄长出牙齿并能行走,30日龄左右能吃食,哺乳期40~50天。3个月的小刺猬平均体重可达320~350克,平均月增重100克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后的100天之间,是刺猬生长最快的阶段,要精心管理。
(4)疾病防治
刺猬常见病有肠胃炎、皮癣和蛔虫病。
①患肠胃炎的刺猬:刺无光泽,行走无力,拉稀,拒食可减少饲料投喂量,喂土霉素,每只每次1片碾碎拌入饲料中投喂,日喂3次。
②患皮癣的刺猬:脱白屑皮,可外擦癣药膏、肤轻膏。也可用醋浸烟丝24小时后加入敌百虫药(碾碎掺入)涂擦患部。
③患蛔虫病的刺猬:食欲不振,困倦无力,可喂服蛔虫净,日喂2次,每次1片,连喂2天。对未患蛔虫病的刺猬,也要每年驱虫2次,以保证刺猬的健康生长和提高繁殖力。检查刺猬是否健壮,一看棘刺的光泽度,二看身躯是否丰满,三看刺团的松紧。
淡水养鱼案例:
1.如果你想要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就要放入足量的鱼种,一般情况下,淡水鱼的生产量是投放量的四倍左右。
2.此外,养殖淡水鱼的水一定要是无污染的,并且在氧气含量低于标准数值的时候,应及时增加氧气,尽量在限有的水域中争取更大的产量。
3.饲料的质量决定着成鱼的肉质是否鲜美,因此大家一定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千万不要使用发霉的变质饲料,而且也不能忽视了饲料的成分比例。
4.在水塘内混养成鱼,既不会对成鱼的生长造成影响,而且很能扩大鱼种的来源,可以一定程度的节省购买鱼种的费用,不仅节省了成本,还省地、省工。
鸟类型:目前我们所养殖的鸵鸟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包括非洲鸵鸟、澳洲鸵鸟、南美鸵鸟。
其中非洲鸵鸟的消化能力是最强的,它能够大量地利用粗饲料,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养殖成本,澳洲鸵鸟和南美鸵鸟不如非洲鸵鸟。
④产蛋情况:第1年产蛋比较少,能够产25个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有些会养的,有可能产30多个,以后每年就会逐渐增加,最多的一个年头,有可能产到100多枚,也就是说他的年产蛋平均为70个左右,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说明你养殖的不太好。一般他的蛋重大概是在三斤左右,很多情况下都是两斤半左右。
鸵鸟的饲养管理
鸵鸟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每个月都要测量他的体重,这主要是对他生产数据的一些了解,给他提供一个安静干燥的生活环境,保证它的营养,另外如果是非洲鸵鸟的话,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提供青绿饲料,然后配合一些玉米就可以了。适合的温度一般是在30多摄氏度,尤其是在第1周龄的时候。
如果说鸵鸟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的话,我建议大家养殖非洲鸵鸟,因为这一个无非就是提供一些青绿饲料、还有就是提供一些配合饲料,这些配合饲料,大家不知道怎么搞的话,可以按照蛋鸡的生产配方,合理的参考一下蛋鸡的生产配方,我这里也有鸵鸟的生产配方,大家可以合理的参考一下。
火鸡饲料来源: 玉米、小麦、大麦、豆饼、鱼粉、苜蓿草粉、麸皮、碎米、矿物质元素。
火鸡场的建筑和设备: 场地 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或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 火鸡舍 可采用开放式简易棚子或半开放式鸡舍。在冬季,应考虑采用全封闭式鸡舍,能保证温度调节、光照控制和通风换气等实施,也要本着经济实用,利于卫生消毒的原则。全封闭式鸡舍的建造要请专业人员设计。 设备 火鸡场的设备主要包括供暖设备、给料设备、通风设备以及各生长阶段所需的特殊设备。一、养殖环境
池塘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
二、前期准备工作
1、池塘结构
面积1~2亩,深度60~100厘米。
2、配套设施
防逃设施:在池塘四周用双层塑料薄膜或塑料板围起来;增氧设施:具有配套的底部微孔增氧设施,增氧功率每亩水面不小于0.2千瓦;铺设瓦片:在池底放置1500~2000片/亩;种植水花生:占总面积40%~50%;配置进排水系统并分开。
3、清淤整塘、沥干晒塘、翻晒瓦片、增减水草
最好在1月份销售完毕放干水后,整塘,3月份根据实际情况补栽水草,并充分晒塘,翻晒瓦片。
4、消毒除害
从上一年销售结束后,用石灰进行消毒除害,杀死遗留在池中的蟹、细菌、寄生虫和其他敌害。
三、苗种放养
1、苗种选购
(1)供苗单位: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大眼幼体培育基地作为供苗单位。
(2)大眼幼体:选择大规格种蟹,雄0.225千克以上、雌0.175千克以上;蟹苗:育苗产量高、育苗水质良好蟹苗。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进水、杀菌消毒:4上旬进水,用生石灰75千克/亩消毒,然后排水;4月下旬用漂白粉100~150克/米3杀菌消毒除害。
(2)水质培养:消毒3天后进水5厘米,视情况施用5千克过磷酸钙和2.5千克尿素或发酵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培养基础饵料,使水体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内。
(3)水质处理:进苗前5天用生物有机酸解毒;进苗前1天用0.2克/米3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培养水草,调节水质。
3、苗种投放
投蟹苗前1天用0.2克/米3二氧化氯对养殖池中水体进行杀菌消毒,每亩投放有效大眼幼体1.5~2.5千克。蟹苗运到后,根据蟹苗来源远近,让蟹苗在水中沉几秒钟后拿上来,适应后均匀投放。
四、养成管理
1、科学投喂
投喂时间:蟹苗投池3~5天后、发现养殖池中有Ⅰ~Ⅱ期幼蟹时,开始投喂颗粒饵料等,每千克蟹苗投喂0.1千克;Ⅱ~Ⅳ期,每天早晚各投一次饲料;Ⅴ期后,每天早晨投喂一次饲料,一直到高温时每千克蟹苗投喂2.0千克颗粒饲料。
投喂标准:每天投喂饲料数量,根据实际摄食情况,由3.5~4小时摄食完作为标准。
2、水质调控
水温:适温15~30℃,最适水温为22~30℃;pH:适宜为7.6~8.6,最适为7.8~8.4。
水质调控:为了确保水质稳定,定期施用生石灰,每隔25~30天施用1 次,夏季高温季节每隔 10~15天施用1次,施用剂量为10~15千克/亩。定期换水是改善水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一般换水量不超过池水的1/4,每隔20~30天换水一次;夏季高温季节,每隔7~10天换水一次。
3、日常管理
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透明度变化及其趋势;检查底质及蟹摄食、生长、蜕壳、病害等情况。
五、病害防治
常见的蟹病有纤毛虫病、黑鳃病、水肿病、肠炎病。
防治措施:强化营养,补充虾青素;肥水养蟹,秋季水透明度在15厘米,谨防水浑、水浊;定期使用微制剂调节水质,改良底质,增强扣蟹的抗病能力。
豆渣养鸡的方法:直接掺入全价饲料中饲喂,或者直接使用市场上的全价饲料,然后配合少量发酵豆渣饲喂。豆渣养鸡的配方:稻草或秸秆粉粉碎后占5-20%,豆渣占65-75%,饲料发酵剂的使用量,需按照3‰添加,其它可用玉米粉或者米糠,其中玉米粉或者米糠和豆渣的比例,可根据豆渣水分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