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一文的作者是谁? 【养花】的作者是谁?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2-14 18:24:17
是老舍的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是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中《猫》《母鸡》、《养花》﹑《北京的春节》等被选入课本。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养花(老舍)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有成为养花的专家,因为没有功夫去作研究。我只是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支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作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名胜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的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救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又是一次腰酸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株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暴雨。邻家的墙倒了下来,菊秧被砸死者约有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色有香,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冰心原名谢婉莹, 是著名的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人物简介】
谢婉莹Xie Wanying(Bing Xin),别名:冰心(笔名),中国汉族,1900年10月5日(庚子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横岭村,毕业于燕京大学,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1999年2月28日(己卯年)逝世,被称为“世纪老人,文坛祖母”。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原创作品】
《超人》《闲情》 《繁星·春水》 《往事》 《冰心全集》 《去国》 《平绥沿线旅行记》 《冬儿姑娘》 《冰心著作集》 《关于女人》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陶奇的暑期日记》 《南归》《还乡杂记》 《归来以后》 《再寄小读者》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 《樱花赞》 《拾穗小札》 《寄小读者》 《晚晴集》 《三寄小读者》 《只拣儿童多处行》 《记事珠》 《冰心论创作》 《冰心作品选》《冰心散文选》 《冰心选集》 《冰心文集》 《姑姑》 《冰心全集》
《草原》《养花》《林海》的作者是(老舍),他原名(舒庆春)
不是巴金是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中《猫》《母鸡》、《养花》﹑《北京的春节》等被选入课本。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养花》作者: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中《猫》《母鸡》、《养花》﹑《北京的春节》等被选入课本。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文中作者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就难过;抢救风雨中的花草,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他感到说不出的有意思;他甚至会感谢起花草来,因为它们给了他快乐……散文中流露出的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正是源于老舍的那颗美好的心。
2、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作者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3、创作背景 《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 解放后,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个小花园。1950年,老舍搬进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从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养起了菊花,一共养了100多种,300多棵。每到秋天花朵争奇斗艳,真可以举办个小菊展了。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养花》一文提到的情景
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是李尧棠。
《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是巴金。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巨匠。其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死去的太阳》《随想录》等。
《情圣杜甫》一文的作者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史学家、书法家、词汇发明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母爱》一文的作者是毕淑敏 这一年冬天出奇地冷! 一个女人抱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本来这么大的孩子是不需要抱的,可孩子在女人的怀里哭,腿在不断地流着血。
女人来到村里唯一一家诊所求医,被医生轰了出来。女人跪在地上,医生却把诊所的门关上了,村里人都知道,她是外乡来讨饭的,给她的孩子看病肯定没钱! 孩子在哭,女人也哭着看着孩子流着血的腿,女人的心也在滴血!女人把自己那又脏又破的衣服撕下了一块,包在孩子的腿上。布被血染红了,当血止住的时候,孩子也昏昏地睡着了! 天刮起了寒风,下起了小雨,也慢慢黑了下来,女人抱着孩子在一家没有亮灯的屋檐下避雨。女人把外套脱下来盖在孩子的身上。女人很饿,她知道孩子也很饿,她把孩子轻轻地放在墙角,孩子蜷缩着身体,女人茫然地望着天空,呜呜作响的冷风像刀一样割着她的脸。慢慢地,天下起了雪,女人冒着雪跑到一个没有院墙的人家,从厨房中偷了两个馒头。她跑得很快,她怕被人发现,怕孩子醒来找不到她。女人摇醒孩子,孩子看见馒头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孩子吃到一半,看了看女人问:“妈,你为什么不吃?”女人说:“我吃过了,慢慢吃,吃完再睡会。” 吃饱了的孩子又依偎在女人的怀里睡着了。她看着熟睡中的孩子,眼角流下了眼泪。她亲孩子的脸蛋时感到特别的烫,她急了,又从衣服上撕下了一块布,包了一点雪敷在孩子的额头上,之后把身上的棉衣脱下来都盖在孩子的身上,她只穿了一层薄薄的衣服。女人抱起孩子倚在墙角。冬天,人们起得很晚,雪还没有停的意思,纷纷扬扬,好玩的孩子在空地上打起了雪仗。当人们发现母子俩时,孩子还在熟睡,女人已成了雕塑……她的手放在孩子的额头上,眼睛望着孩子,脸颊上似乎还挂着晶莹的泪珠,身上已经结了一层冰霜。人们望着这位伟大的母亲流泪,那位医生也哭了…… “母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生注定的爱,是一切女性品德中最伟大的部分……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原始性的情感,但这种感情是多么美丽和崇高!” (故事亭 www.gushi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