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技术指南? 海参养殖技术指南?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14 07:19:27

鸵鸟养殖技术指南?

养殖鸵鸟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并建设栏舍,再引进鸵鸟苗,在饲养期间,要提供充足的饲料,并做好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选择场地与栏舍

养殖鸵鸟的场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在地势高、排水容易、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选择沙质或沙质土壤。由于砂质或砂质壤土有较多的毛细孔、透气性和渗透性,所以含水较少,雨后不会变得过于泥泞,容易保持干燥。现场应能够提供充足和清洁的饮用水。周围的环境也是选择场地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鸵鸟对周围环境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恐慌和压力。因此,鸵鸟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必须保持安静。最好是周边绿化,使鸵鸟生活在接近自然环境的环境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二、鸵鸟的选择

1、选择最佳的鸵鸟品种是建场的关键,也是决定未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非洲鸵鸟进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正处于人口扩张阶段。由于鸵鸟在国内企业中引进的起源复杂,鸵鸟种质的引进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农民在购买鸵鸟时必须小心。选择种质纯正、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鸵鸟一般分为红颈鸵鸟、蓝颈鸵鸟和驯养鸵鸟三种(驯养鸵鸟通常被称为非洲黑鸵鸟)。非洲黑鸵鸟体型紧凑,性情温和,羽毛细小,性成熟早,卵多。特征,是目前的主要品种。

选择鸵鸟时,要注意族谱档案和血缘选择。系谱档案详细记录了鸵鸟的起源、品种、性别、年龄、父母和自己的主要生产特性。据此,我们可以了解鸵鸟的生产性能和血缘,并进行合理的血统选择。

此外,在购买鸵鸟时,应注意其健康状况。观测方法一般包括:1.行为观察:身体健康的鸵鸟精神饱满,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结合力强;

2、身体健康观察:健康鸵鸟肌肉饱满,无外露骨骼,全身无残疾,步态稳定正常;

3、食物观察:健康的鸵鸟有强烈的食欲,当饲养者进入栏舍时,会主动欢迎他,等待食物;

4、粪便观察:健康的鸵鸟为深绿色,消化精细,尿液大量,尿液透明,有少量白色尿酸盐。

三、鸵鸟饲料供应

非洲鸵鸟是单胃草食禽类。消化道与反刍动物完全不同,亦与家禽不同。鸵鸟没有牙齿和嗉囊;唾液中不含消化酶。食道直接通向腺胃。腺胃体积大,可以储存大量食物。胃的消化从腺胃开始。其次是肌肉胃,球形。胃里有石头用来消化。此外,鸵鸟消化道最大的特征是含有两个大盲肠和一个长结肠,这是鸵鸟进行发酵和消化的条件。因此,鸵鸟的饲料吸收转换率是目前家畜中最高的。

鸵鸟饲养过程中的饲料供应可分为七个阶段,即幼鸵鸟(0-2月)、小鸵鸟(5-4月)、生长鸵鸟(4-6月)和育肥鸵鸟(6-9月)、储备鸵鸟(9-14个月)、维护(14只开放生产和休息)和产蛋鸵鸟。各个阶段的营养水平不同,饲料的比例也不同,但它们主要是食草动物。鸵鸟有广泛的觅食习性,可以采收各种饲料和各种块茎和蔬菜。

四、常见鸵鸟疾病及防治

鸵鸟因为驯化时间不长,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在繁殖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当喂养引起的疾病。首先,我们必须注意饲料的质量,以防止鸵鸟因食用霉菌食物而感染霉菌。

养殖鸵鸟饲料质量要求高,霉变食品和霉变原料对鸵鸟有害。其次,我们必须注意绿色饲料纤维的木质化问题。由于绿色饲料木质化严重,容易引起鸵鸟消化系统疾病。最后,在繁殖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鸵鸟创伤的可能性。

海参养殖技术指南?

海参苗养殖时更要注意水质,提供稳定的环境。平时要多增氧,解毒。养殖的场地还要放人工海参礁石,用来给它提供好的生活场所,可以保证它更好的进行野生繁殖。

一般30平米的投放300-500头参苗,早上晚上各投一次,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

空中花卉养殖技术?

把花盆吊在空中,花盆上安装,上滴水管

各类海鲜养殖温度?

澳洲龙虾:夏天水温12-15℃,冬季水温18-19℃,盐度24-26%,龙虾一般可存活一周,在不浑水的情况下,可每三个月换一次水,由于澳洲龙虾生猛好动,所以除了小龙虾外,最好不要与其他海鲜混养。

小青龙(小龙虾):水温17-18℃,盐度24-26%,一般可以存活3-4天。可与龙虾混养。

多宝鱼、三刀鱼:水温18-19℃,盐度16-18%,最多可喂养15天,每周换一次水,二者可以混养。

花蟹、珍宝蟹、梭子蟹、膏蟹:水温17-19℃,盐度23-24%,一般可存活7天,所有的蟹类都可混养

蛤蜊、蛏子:水温13-15℃,盐度12-15%,可存活5天左右,一般都用流动水喂养,而且这些贝类一般没有混养禁忌,但是由于个体较小,所以都单独放置。

鲟鱼、昂刺鱼、河虾:水温12-15℃,盐度0,由于鲟鱼较勇猛,故需单独喂养,其他的品种可混养。

明虾、基围虾、螺蛳虾、草虾:水温18-19℃,盐度16-18%,最多可存活1-2天,由于虾类极易使水质变坏,所以每隔1天就要换一次水,如果发现池中有死虾,必须马上捞出。由于酒店大量喂养,故一般单独喂养。

左口鱼:水温约为-2℃,盐度24-25%,最多可喂养15天,每周需换一次水。

扇贝、带子、青口、花螺:水温0℃,盐度18-20%,最多可以放置3天,一般都用流动水喂养。这些贝类一般没有混养禁忌,但是由于个体较小,所以都单独放置。

东星斑、石斑、苏眉斑、老鼠斑、老虎斑等斑类原料:水温20℃左右(冬天要用恒温器),盐度24-26%,一般一星期换一次水,除了石斑外,其余的皆可混养。

象拔蚌:水温约为-2℃,盐度24-25%,一般可存放5天,平均2天换一次水,可以与左口鱼混养。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

1. 区划依据:说明禁养区的设立依据,如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2. 区划范围:确定禁养区的具体范围,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等。

3. 禁养物种:列举禁养区内禁止养殖的畜禽物种,如禽流感病毒易感性动物、口蹄疫病毒易感性动物等。

4. 区划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确立禁养区的标准,如禁养区内禁止单栋养殖场面积、禁养区周围防护带要求等。

5. 区划程序:确定禁养区划定的具体程序,如需进行相关评估、公示等程序。

6. 监管措施:明确禁养区内的监管措施,如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巡查等。

7. 监测体系:建立或完善监测体系,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等。

养殖规范指南?

肉鸡养殖规范指南

一、温度控制不好

温度控制不好有两种情况,一是温度偏低,另一个就是温度偏高。

一般情况下温度偏低的情况比较少见,大多数情况是温度偏高。有很多人认为温度高些鸡只容易饲养,所以每一次进鸡之前都把育雏室内温度升到35°C~36°C,甚至是更高。

实际上是不需要这样高温度的,雏鸡经过长途运输,有的已经显出轻微的脱水症状,进入育雏室后还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时间,如果一进入育雏室就遇到高温,这对于鸡群来说是一种强烈应激,很容易造成部分雏鸡脱水更加严重。

所以,建议在雏鸡进入育雏室之前,育雏室温度控制在30°C左右,待到鸡群全部进入鸡舍后,再将温度逐步升高,直到鸡群完全散开,适应育雏室内的温度。然后将温度恒定在这个水平。

当然,育雏室内温度低也是不可以的,会造成严重的雏鸡脐炎、白痢,卵黄吸收不良或不吸收。总之,育雏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不好就会影响鸡只终生的生长。

二、通风不合理

通风不合理常见的表现有不敢通风和乱通风两种。最多见的是养殖场不敢通风,尤其饲养周期的前期阶段,很多人都觉得鸡日龄小,怕受凉,不敢通风。或者认为雏鸡舍内环境尚可,用不着通风。但是这就会为后期通风工作埋下隐患。

前期不敢通风,倘若鸡群到了20多日龄,感觉舍内空气质量较差或者需要降低室内温度而进行通风时,如果通风量过大,鸡群就会表现出不适,严重的会出现感冒的现象。如果通风量过小又达不到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鸡群依然会出现呼吸道问题。

(尤其封闭式鸡舍)雏鸡在第一天(最迟不超过4天)进育雏室就要缓缓地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

一定要在保持鸡群适宜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早得让鸡群适应通风,这样,到了20多日龄,需要加大通风量的时候,鸡群就能够适应,很少出现感冒的现象。

还有就是乱通风,根本不管鸡群的状态如何,只是凭着自己的想象和感觉,随意开窗、开风机,这样的管理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湿度控制不好

湿度问题比通风还难掌握,由于现在养殖设备比较先进,大部分都是热风炉送风,在育雏期需要的温度又高,所以热风炉不停的工作,造成舍内干燥,湿度不够。这样就会对鸡群的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尤其是肺脏,怕热怕燥,所以高温和干燥会让肺部受损,造成后期肺炎、气囊炎增多。

也有的是湿度过高,尤其是在冬季鸡舍密闭,湿气排不出去,墙壁和房顶都是细密的水珠,这样就会引起鸡群发生肠炎、大肠杆菌病、关节炎、葡萄球菌病等多种疾病。

四、过分依赖设备

有些养殖场投资很大,设备也很先进,但是鸡群仍然饲养不好。主要原因是过分依赖于设备,而忽略了人为因素。比如说通风,调好了风机和通风口,设定了时控,就以为做到位,而不经常观察鸡群的状态,万一天气变化或者风机停转,就会造成鸡舍发闷(尤其是后半夜)空气不流通问题。再比如说饲喂加料,按钮一按,自动加料机缓缓启动,就放心了。如果有的地方吃不完,有的地方不够吃,就要人工匀料,否则鸡群会出现个体大小不一,进而导致腺胃炎疾病发生。

除了这两个情况,其实还有很多情况,像依赖温度表,依赖负压表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养殖场在使用先进设备的同时,也不能完全依靠设备而进行偷懒,反而要更勤奋,才能做到饲养管理的万无一失。

五、用药不合理

说到用药,有人舍不得用,为了降低成本想方设法买便宜的药。有人则不计成本,只要听说是好药,就拿来用,不分情况。而有人钟情于西药抗菌药,有人迷信中药,迷信微生态制剂。

药物,用好了可以救命,用不好就会要命。我们在养殖当中,一定要做到合理用药,不要走极端。这就要根据养殖环境,疾病流行情况,鸡群的状态,还有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合理的安排。

室内花卉养殖?

1 是可以的。2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光照、水分、温度、通风等,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管理和照顾。3 参考一些专业的室内花卉养护手册,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的摆放位置和管理方法,可以让成为一项愉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关于植物生长和养护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园艺水平。

花卉养殖利润?

至于每亩的利润,以白菊为例,成本约为2000元/亩:需要菊花苗种2500株/亩,目前苗种市场价0.12-0.45元/株不等,按0.2元计算,苗种费用500元左右;生长过程当中,施用农家肥等肥料需要100元/亩,灌溉用水150元/亩,覆盖地膜需要30元/亩,生产每斤鲜花需人工成本0.8-1元,地租100-200元/亩。

收入约为7000元/亩:亩产2500-2800斤鲜花,目前鲜花(胎菊)收购价2.8元/斤,金丝皇菊(高端品种)3.2元/斤,收入***高可达近9000元(金丝皇菊)。

所以科学种植下,按目前市场价来计算,利润应该为5000元/亩。

花卉养殖法?

养殖方法 :土壤合适 养殖植物的土壤,需要比较肥沃疏松的土壤,常用腐叶土以及泥炭土进行配制,此外还需要良好的透气。。。。。

花卉怎么养殖?

栽培土壤花卉喜欢生长在酸性或者中性的土壤中,养殖花卉时,需要使用泥炭土、田园土、蛭石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再往土壤里施加腐熟的饼肥作为基肥,并且要每隔1-2年更换一次盆土。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