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空中花卉养殖技术?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14 06:30:52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六、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特别是高温天气,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空中花卉养殖技术?

把花盆吊在空中,花盆上安装,上滴水管

海鲈鱼养殖技术要点?

一、池塘改造

1、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新鲜无污染的地方建池。

2、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

3、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

4、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饲养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5、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倾注消毒。

6、放苗前要上肥培育池水的根底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二、苗种培育

  从海区捕捉的鲈苗(体长1.5~2厘米),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以后逐渐用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驯化至可投喂鱼糜、浮性颗粒饲料为止。日投饵量为在池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用土霉毒3克、维生素C1克,拌入饲料每天投喂一次,连喂3次。经过20多天,鱼苗长至4~6厘米时分入大池饲养。

三、饲养办理

1、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

2、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 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

3、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4、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 次,每次连服3 天。

5、同时定时用 0.4ppm 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倾注消毒。

6、每天做好巡塘办理,在夜间或气候炽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新鲜。

四、疾病防治

  鲈鱼在人工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容易发病,必须加强病害预防,定时对饲养池塘、食台进行药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要点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

意蜂养殖技术要点?

1、保持干净

养殖意蜂时,需要每隔一周打扫一次蜂箱,可以将蜂箱里的杂物清理掉,使蜂箱保持干净,以免意蜂感染疾病,而且要定期巡查养殖场所,驱赶蚂蚁、胡蜂、老鼠等天敌,避免天敌捕食意蜂。

2、遮阴措施

夏季天气炎热,在夏季养殖意蜂时,需要在蜂箱上搭建遮阳网,避免意蜂被晒死,或者将蜂箱移到阴凉处,有利于意蜂繁殖与生长,并且要在早上和傍晚的时候,向蜂箱四周喷洒水雾,降低环境的温度。

3、补充食物

意蜂越冬需要有足够的饲料,想要意蜂顺利过冬,就要在每年的10月份下旬至11月中旬时期,给意蜂喂食饲料,可以使用白糖和水混合配制成的糖水,或者使用蜂蜜和水混合配制成的蜂蜜水。

4、饲养方法

饲养意蜂时,需要在其进行春繁期间,为意蜂更换新蜂王,可以先将年老体衰的老蜂王从蜂箱中取出,让蜂群失王1-2天,然后把新蜂王放入到蜂群里,使其繁殖数量增多,并且要定期向蜂箱喷洒治螨药物,避免意蜂死亡。

长寿花养殖技术要点?

一、合理施肥

在长寿花的生长期间,合理施肥能促进生长,生长旺季可每隔15-20天施次稀薄复合液肥,从而促进生长健壮,也能利于后期开花旺盛。为了促使多开花,可在花期前增施磷钾肥,喷1-2次0.2%磷酸二氢钾或0.5%过磷酸钙。

二、适宜土壤

长寿花养在适宜土壤中生长良好,不能使用粘重的土壤养,否则会导致根部受限,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在配土时,可以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按照4:4:2来配制,另外加入少量骨粉来增加养分。每隔1-2年,给长寿花更换疏松的土壤。

三、充足光照

长寿花养护期间要保证光照充足,充分见光的情况下,会使生长茁壮,开花旺盛,在生长期间应该保持6-8小时的光照,摆放在向阳处,并且经常转动花盆。

桂鱼养殖要点与技术?

养殖桂鱼前要培育好铒料鱼,比如银鲫、白鲫、团头鲂等,在放养桂鱼种后,如果铒料鱼不足,还要补充人工饲料,同时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并用生石灰或明矾等化水泼洒,澄清水体,净化水质。

桂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鱼缸鲈鱼养殖技术要点?

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花卉嫁接的方法及技术要点?

1、嫁接季节的选择

嫁接季节因接穗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佳期;芽接在整个花木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砧术皮层易剥离时为适期。

2、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

(1)选亲和力强的树种作砧木

砧木与穗条的亲和力强,是嫁接成活的前提。亲和力不强,砧木和接穗之间产生愈台组织的能力差,新的输导组织难以形成,水分和营养等物质运送不到位,嫁接便失败。因此,在生产中一般选择本砧嫁接。也可选择亲和力较强的其他树种作砧木,如选黑松做五针松的砧木,选桃、李做梅花的砧木,选枳做金橘的砧木,选水蜡、女贞做桂花的砧木等。如无其他要求,砧木一般以选中幼龄的好。因为这时期砧木生命力和生长势强,易形成愈合组织。如要快速制作老桩盆景,则只能选择老桩做砧木。

(2)穗条的选择与处理

最好在生长旺盛期于无病虫害的中幼龄母树上选择健壮、生长势强的枝条作穗条。进行芽接的,多取用当年生枝的新生芽。随采随接。也可在休眠期采集一年生枝的芽进行芽接,但采用这种带木质的芽进行嫁接。必须要在湿润低温条件下保鲜。进行枝接的,则取用完全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随采随接。

到外地采穗条的,要切实摘好穗条的保鲜保湿工作。可采用蜡封穗条基部、湿砂掩埋、喷雾、地窖贮存等方法处理。

3、严格按嫁接要求撮作

在嫁接过程中要做到“快、平、准、紧”。“快”就是嫁接刀要锋刺,嫁接动作要快捷,尽量缩短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晾晒时间;“平”就是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要平整,没有凹凸处,以便二者紧密结合;“准”就是在插入接穗时要将接穗和砧木之间的形成层对准;“紧”就是对砧、穗二者的包扎要严紧,不得有松动。

4、创造条件,促进成活

嫁接天气以无风的晴天为最好。对有伤流的树种(如李、桃)要在伤流少的时期嫁接,或采取在砧木基部切割木质部放水的办法进行处理;对分泌脂类的树种(如黑松)要避开树脂分泌旺盛期,在树脂分泌缓慢期进行嫁接,削穗时要用酒精擦去刀具上的松脂,并用40度的温水浸泡一下接穗基部,以免分泌的树脂包裹削口,使形成层难以对接;对温度、湿度要求高的树种。要在温室内嫁接。

5、接后精细管理

(1)保护好接口

可采用套塑料袋、遮阳、擦蜡、堆土封埋、用塑料条缠缚等办法处理,防止接口和接穗失水影响愈合成活;同时,要严防接口进水。

(2)及时剪砧

在早春芽接的,在嫁接时或在接芽成活时剪砧,以刺激接芽萌发;在夏秋芽接的,翌春剪砧,有利于越冬;属枝接的,如采用劈接、切接、插皮接,则在嫁接时断砧;如采用切腹接、插皮膜接的,可暂不剪砧,待嫁接成括后再剪砧。

(3)松绑

嫁接成活一段时间后。要松解捆扎的塑科带,以免阻碍接穗生长;但要松而不弃,以防止刮风或人、畜碰撞脱落。至接穗芽与砧木完全愈合后才能解除捆扎物。

(4)除萌

嫁接成活后,将砧木上的萌芽全部摘除,以促进新梢生长。

(5)补接

嫁接未成功的,要及时补接。

嫁接时不少果农对砧木及嫁接后的苗木管理缺乏重视,不论采取那种嫁接方法只要一嫁接就高枕无忧,把嫁接前、后一系列的管理技术抛之脑后,这就严重影响了嫁接苗的成活率与正常发育。

银杏笋盆景养殖技术要点?

银杏笋茎干木质坚硬,皮层较厚。初植时既不能过于干燥,又不能过于潮湿,而且怕渍水。过干则影响发芽,过湿则会从基部层层烂掉。日常养护中一般要求喷雾型洒水,保持适当的环境湿度。土壤含水量以60%为宜,晴好天气在上午九点左右对摆放地周围洒水一次,调节环境温湿度,为银杏笋发芽创造条件。

甲鱼养殖方法与技术要点?

1、养殖环境

甲鱼常生长在水源充足、向阳通风的环境中,养殖甲鱼要使用排灌方便、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池塘,然后将生长健康、体型完整的甲鱼苗放入其中,而且甲鱼有晒背的习惯,池塘的一端要使用水泥建造斜坡,便于甲鱼上岸。

2、食物选择

甲鱼以水中的昆虫、蝌蚪、小虾以及水藻为食,人工养殖时要为其提供以鱼肉、猪肉为主,蔬菜、水果、米糠、麦麸为辅的饲料,并要将其切碎,便于甲鱼进食,而且饲料要堆放在池塘边,不宜倒入水分,以免污染水质。

3、水质条件

甲鱼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如果水中出现过多的浮游生物或者有机物,就会提高甲鱼的患病概率,因此在养殖时,如果发现水质发绿、或者透明度低于三十厘米,则应该及时为甲鱼更换水分。

4、疾病预防

甲鱼喜欢干净的环境,如果池塘中有过多的粪便以及食物残渣,就会影响甲鱼的生长,养殖时要定期清理水中的杂质,为其提供卫生清洁的生长环境,并向池塘中施洒消毒药剂,消灭其中的细菌。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