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霉菌病怎么治? 月季花霉菌病怎么治?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10-30 21:54:53
栀子花霉菌病,要用清水将虫子和虫卵擦拭掉,之后再使用敌百虫、扑虱灵、氧化乐果乳油等杀虫药剂,按照使用方法对植株进行喷洒治疗。
日常养护栀子花的时候,需要为其做好通风管理,冬天在保暖的同时也需要为其通风,这样才能避免它长出白色的虫子。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栀子花也容易长出白色的小虫子,所以夏季养护栀子花的时候,需要为其做好控温措施,最好将其养护在凉爽处,同时浇水也不能过量,每次浇水后及时为其排湿,这样才能预防它滋生白色的小虫。
第一,药物防治,大家都知道药物是房子病害最好的方式,因为不同的病害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能够更加快速的治疗各种病害,而月季的灰霉病属于一种真菌感染,所以需要解决真菌的问题,就能够防治灰霉病,所以大家可以选择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治疗,只需要半个月喷洒一次即可,就能够有效的解决灰霉病,让月季正常生长开花。
第二,减少浇水量,大家都知道灰霉病是受到潮湿的环境影响,再加上温度比较低,所以大家可以通过减少浇水量来保存土壤的干燥,能够有效的避免植物因为水分过多而出现吐水的情况,有效的避免灰霉病的发生,尤其是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下,更需要降低浇水量,保存盆土湿润即可,对于防治灰霉病具有极好的效果。
第三,及时修剪,大家都知道灰霉病的产生不仅和外部环境有关,其实和月季自身也有关系,因为月季的生长太过旺盛,就会出现枝叶太密集的情况,导致枝干内部无法晒到太阳,而且通风性也会差很多,所以才会出现灰霉病,所以大家需要修剪掉过于密集的枝叶,不仅能够让枝干晒到太阳,更加健康的生长,也能减少植物的养分消耗,能够开出更加美丽的月季花,所以及时修剪很重要。
黑龙睛是非常明显的打粉病.同时应该还有其它的并发症.
打粉病本身不是大病,原因是水质酸化.当水的PH值为6.0左右时,非常容易爆发.只需要将PH值升高到8.0,自然会痊癒.但是由于嗜酸性卵甲藻入侵鱼体表面造成创口后,容易引发其它细菌,真菌感染.比如水霉,所以还需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小苏打调PH值,一定要用PH试纸配合着下.先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再下鱼,不要鱼在缸里直接下.如果被鱼直接吃了,也就不用治了.
调水PH值千万不能一步调到位,每日升高PH值不能超过1.0,也就说先要测好原缸水的PH值,假设为6.0,那么你需要用二天时间慢慢升到8.0.一般来讲,自来水的PH值为7.0左右.
其间每日用淡高锰酸钾溶液(浅红色)药浴十到二十分钟.有杀菌和收敛伤口的功效.水要同温.
大概二天就能见到粉状物明显消失.
你的过滤系统有很大问题,水质不行.
养殖金鱼,建议祼缸饲养,水泵使用潜水泵,三合一水泵一定要堵掉造流打氧喷口.过滤盒可以在网上订购三层周转箱滴滤,物滤盒为一魔毯+四层物滤白棉.生滤盒二个,分别放置细菌屋和珊瑚骨
另外,非常不建议使用所谓的硝化菌.其实根本不是硝化菌,说得好听点叫硝化菌生长液,实际上就是臭污水.对于新开缸,由于水体缺少氨氮来源,加入有机污水,当然是比较有利于硝化系统形成,但其功效与直接撒泡尿到缸里没什么两样.
更要命的是,新缸的硝化系统建立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如果缸里有鱼,而你又加入大量所谓硝化菌的话,鱼肯定要氨,亚硝酸盐中毒.
所以,开缸养水在有鱼的情况下,不要加这类东西.
防治此菌病采用控制减少菌源、选用抗病良种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残株,带出田外深埋,以减少菌源,防止再侵染;实行秋翻地、深翻土地,把散落在地表上的菌源,深埋地下,减少初侵染源;施用腐熟厩肥或不施;轮作、倒茬,重病地段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可与大豆等其它作物倒茬种植。
选用抗病品种利用抗黑粉病自交系材料,配制杂交种用于生产。综3487系、803系、5005系等易感黑粉病,农大108、户单2000、农大81、郑958等品种较抗黑粉病。
花卉中的螨虫又称红蜘蛛、火龙虫,主要危害花卉叶片,使得叶片正面产生大量失绿斑点,严重时叶花卉片变黄变褐、脱落,影响长势。叶背具大量虫网、虫粪、虫皮。
大都为红褐色,少数种类为黄绿色;个体较小,通常1毫米左右,椭圆形或瓜籽形雌虫钝圆,雄虫瘦削,具4对足;卵扁圆形,产于叶背。常见的种类有二点叶螨、朱砂叶螨、山楂叶螨、苹果叶螨等。
以卵或受精的雌成虫在树皮块、石块、土缝或杂草处越冬。保护地内为害的种类可不休眠,每年发生十几代至几十代。高温、干燥会使该虫大量发生。
在早春花木未发芽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枝干,可消灭越冬的螨虫冬卵;及时清除花园、苗圃内杂草,可以减少越冬虫数量;发生期喷洒尼索朗、克螨特、扫螨净、三唑锡、卡死克、天王星等可以防治螨虫
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各种禽类均能感染,发病率高。本病的特征是呼吸道(尤其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因此又称曲霉菌性肺炎。本病多呈急性经过,可造成大批死亡。鹅主要发生于幼雏鹅,呈急性发作。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菌是主要病原菌,黄曲霉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污染的垫草、垫料和发霉的饲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其中可含有大量的曲霉菌孢子。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本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饲料、垫草、垫料受潮后则成了霉菌生长繁殖的温床。若雏鹅的垫草、垫料不及时更换,或用已被污染的饲料继续饲喂,一旦吸入霉菌孢子后,往往就会造成本病的暴发。
(1)症状
病鹅精神沉郁,缩头、拱背和翅膀下垂,食欲减退,饮水增加,常闭眼呆立,不愿走动,严重者张口喘气,有时伸脖张口呼吸,发出特殊的“沙哑”声,下痢,消瘦。
(2)剖检
气囊增厚,有淡黄色小结节,渗出物、干酪物肺脏密集淡黄或灰白色结节,肠黏膜肿胀充血,肝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气管充血,肾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腺胃和肠黏膜有灰白色结节和坏死区。
(3)防治措施
保持环境卫生,改善饲养环境,彻底消毒,不用发霉的垫草、垫料和禁喂发霉的饲料是预防曲霉菌病的主要措施。多雨潮湿季节,鹅舍必须每天清扫消毒,保持舍内干燥清洁,使用过的垫草切勿晒后重复使用。
发病的鹅群用制霉菌素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每千克饲料拌入100万国际单位饲喂,1日2次,连喂3~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如霉卫宝每吨饲料中加入2.5千克)。
花长白毛可能是细菌感染,可以打些杀菌的药,比如多菌灵,拿敌稳等等。
1、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特别是下部老叶往往首先出现稀疏斑纹,病斑融合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枯萎,叶片表面后期产生众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受害叶片逐渐脱落。
防治措施:可选用百菌清、代森锌等药防治;在秋冬季注重修剪、清除病叶。
2、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片上产生2-3毫米的小斑点,边缘不整齐,随病情发展,叶片出现不规则的大面积枯死,或从叶尖或叶缘上产生不规则性或椭圆形病斑。果实发病起初也会出现褐色小点,斑点融合成黄褐色病斑,导致果实软腐。
防治措施:可选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苯甲·嘧菌酯等药防治。
3、黄化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缺氮表现叶黄,新叶小而脆,缺钾的老叶会褪绿变褐,缺磷的老叶呈紫红色或暗红色,缺铁的新叶出现淡黄色或白色,叶脉仍是绿色等,一般黄化病的发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从而影响效益。
防治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或饼肥,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二是增施硫酸亚铁、硼肥、硫酸锌等中微量元素肥。
首先要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盆栽的桂花要及时摘除病叶。其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药物治理:
1、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
2、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1、花朵上有白粉虱(白飞虱)可以使用专门去除白飞虱的药剂,或者是将白粉虱驱赶。白粉虱是一种昆虫,虽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是对植物的伤害非常大。一般春天和夏天比较多,需要用专门的药物进行清除。
2、如果白粉虱的数量不是很多,你可以喷洒一些药剂,若白粉虱的数量非常多,则需要进行大面积的防治。白粉虱主要吸食植物汁液,会使叶片萎蔫、退绿、黄化甚至枯死,同时会分泌大量的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
3、若在家里养花的话,有白粉虱出现,建议将花朵搬移到阳台上,进行隔离,把白粉虱全部集中到一个空间里,使用药物喷洒,就能彻底将白粉虱清除掉。药剂不能直接对着花朵喷射,否则会导致花朵枯萎,影响花朵的生长。
4、白粉虱不仅会落在花朵上,很多植物上面都能看到白粉虱的踪迹,一定要合理用药,使用的药剂不能超量,不然会影响植物生长,导致植物变得枯萎。有条件地区也可用粉虱壳孢菌防治白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