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花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花教案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23 15:44:10
贺卡设计新颖,上面配上图片,生动有趣,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贺卡上,再配上合适的句子更好了。
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各抒己见,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持久观察的兴趣。
学习饲养、照顾小蝌蚪的方法。
做好防护,能从方方面面讲防护的重要性并且用白板来展示,如果做不做好防护的话?给人造成的危害进行演示让孩子们更加重视做好防护重点突出,细致详实
1.感爱盲童走路的困难,产生对盲童的关爱之情。
2.能在蒙眼的情况下听指令判断走路方向,提高听辨声音的能力和方向感。
3学习在生活中帮助盲人的方法。
小朋友们好!你们见过盲童吗?知道盲童走路有多不容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盲童走路的感觉,来玩个游戏。
请两个小朋友来,一个小朋友正常走路,一个蒙着眼睛走,安全的越过障碍物,看谁能最快做到对面的椅子。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整个活动中我注重每个幼儿的亲自体验,使孩子在持续尝试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给孩子准备充足的材料。
指导,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操作,同时尊重孩子发展水平,经验,学习方式等后面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孩子给予相对应的支持,鼓励和协助,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今后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苹果,草莓,香蕉,葡萄,桃子头饰各一个。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四、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教案反思
通过活动教案,让幼儿练习爬、跑、跳和闭目行走,循声找人。发展幼儿的听觉和方位知觉能力,能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教育幼儿要遵守游戏的规则。通过雷雨中的小羊游戏,小结幼儿游戏情况,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并且教育幼儿在雷雨天气尽量避免不要外出。让幼儿学会在雷雨天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授学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