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盆栽造型技巧? 多肉植物盆栽的方法?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08-24 07:10:52
1、留白设计
采用黄金分割法,将主要的多肉植物种植在偏离中心的位置,其余的地方不种植物或种小棵植物,进行整体留白,视觉的聚焦点就会聚集到主题的多肉植物上。
2、高矮设计
这种方式便于对每棵多肉植物进行欣赏,整体造型也会显得更鲜活,更有层次感,这种设计也很适合与场景设计一起使用。
3、数量设计
一般单数的多肉植物组合在视觉上会好看一些,当然这种方式也不是固定的,有的双头的多肉植物直接使用也很好看。
4、主次设计
选取一棵主要的多肉植物作为重点,围绕这棵主要的多肉植物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比较能突出中心,起到点睛的作用,所选的多肉植物最好在形态上也要大于其他植物。
5、场景设计
利用一些小道具来做一些小场景。比如龙猫造型的小摆件。加入小道具就能让整个场景给人更多的遐想,很有代入感。
而对于多肉老桩来说,总是有一种立体的美,价格也相对较贵,也成为越来越多肉友追捧的对象。如何养出一盆漂亮的立体画呢?肉友不仅需要一定的盆景知识和审美水准,还需要不断的有目的的去勤修勤剪噢。
选材上最好挑选那些易于造型的老桩,景天科多肉生长迅速,养老桩也相对容易些。
很多人以为养老桩就是放任其徒长,其实这样不可取,品相不好。如果想任其没有约束的疯长,可以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地栽。没有了盆器的限制,多肉的根系就有无限的生长空间。平时勤修根和下部的枯叶,水肥给充足,多肉会生长的更迅速。
养出老桩需要不断的修修剪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自然生长的多肉大多数都是杂乱无章的,你需要先根据已有的素材构思出要塑造的老桩造型,如,两山相望、古色沧桑等等,让多肉每一个阶段都按着你的计划有目的的掐尖打顶,修建多余枝条叶片,逐渐将它塑造成一颗有故事的肉。
盆器的搭配也很重要,盆太大,整体植株会显得空洞矮小,同时培养土多,也会造成徒长。盆太小又显得头重脚轻,影响造型,易造成老桩水分、养分不足。浅盆盆器直径宁大勿小,深盆则宁小勿大。组合盆栽建议用最浅的盆;植株用较浅的盆;斜杆、卧干、曲干植株用盆要深度适中。
选择健壮耐寒的多肉植物。准备好土和陶粒,修剪根须,然后晾晒一两天。注意不要着急栽种。往花盆底部放入陶粒和营养土,将多肉放入土中,将根部加以固定。再浇水,一般是隔上三五天后再浇。多肉植物却是要有尽量充足的光照才能长好,不过在夏季温度过高的时候就要就要适当遮阴。
多肉植物需要良好的排水性,但是直接用纯沙子栽培多肉植物不是很好的选择,它排水太好,水分浇到沙子很快散失,多肉植物的根系就吸收不到水分。可以选择用仙人掌土栽培, 或者用泥炭土混合珍珠岩,可以适当添加河沙,这样的土壤排水好,疏松透气性也是非常好的。
多肉植物都不喜欢太潮湿的地方,要保持通风,温度在5度以上,温度在零度以下容易冻伤,而多肉植物只能在短暂的低温下生长,在持续的寒冷环境则容易导致叶子冻伤和温度腐烂。
1、摘心打顶
想要让多肉的造型更加美观,需要找准多肉母株的位置,用剪刀将顶部的叶片剪掉,促使植株萌发更多的新枝,有利于多肉的造型更加紧凑。
2、疏剪分枝
给多肉修剪时,需要将植株上的病害枝、枯黄枝、交叉枝、徒长枝剪掉,使多肉的造型更加整洁,然后在切口处喷洒多菌灵消毒溶液,让多肉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
3、短截砍头
给多肉修剪造型时,需要对它进行砍头处理,将植株上生长旺盛的分枝砍掉,避免多肉长的过高,然后在切口处涂抹上一层草木灰,防止多肉感染病害。
4、散光环境
为了让多肉的造型更加美观,在养殖时需要将它放在半阴的环境中,不仅能防止太阳曝晒,还能有效控制生长速度,多肉叶片不会出现徒长、摊开的现象。
茼蒿菊茼蒿菊是几种外形像雏菊(daisies)的花类的统称。普通茼蒿菊,也叫做木茼蒿(Paris daisy),原产于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木茼蒿是一种柔弱的分枝植物,高为2到3英寸(60到90厘米),长着零乱分开的叶子,开浅黄色或白色的花,花朵为头状花序,直径约2英寸(5厘米)。茼蒿菊主要被种植在温室中。蓝色茼蒿菊(blue marguerite)通常指的是生长于南非(South African)的一种茂盛的蓝雏菊(blue daisy)。中文学名茼蒿菊
多肉植物组合盆栽制作步骤如下:
1、准备一个长方形红陶盆,盆底垫上一层海绵垫子,主要是为了防止加水土壤外渗。
2、在准备好的红陶盆中放上一些自制土(注:自制土就是我自己制作的土壤,一般用草炭土加珍珠岩、蛭石、煤渣等,比例随意,透气为主)。
3、挑选几颗长势强壮的多肉植物,植物最好挑选一些颜色丰富的植物,这样组合起来就很有美感和艺术性。
4、将植物从盆中扣出,栽种到红陶盆中,用铲子把土壤压实。
5、在花盆表面铺上一层白色石子,主要是起到美观、锁水的作用。
6、最后用气吹吃掉植物上、盆边上的土壤,用镊子夹掉植物中心的石子就OK了。
扩展资料:
施肥要求:
多肉植物在生长季里提供一定的营养是必要的,然后逐渐降低养分供给,到了休眠的时候就不要施肥了。一般冬型多肉植物品种和中间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施肥时间可在天气晴朗的上午,并注意肥液不要溅到植株上。夏型种则不必施肥。
这可不好说的,哪个地方都有多肉植物养养殖的我们这里也有很多的都是大棚养殖的,什么都有多肉植物都有。
1、配土:将石渣、松针土、珍珠岩混合均匀,再拌入适量的多菌灵粉剂进行消毒。
2、修根:将多肉根部上面已经干瘪、腐烂的部位剪除,留下饱满粗壮的部分。
3、晾根:晾干伤口,再用生根水将多肉的根部浸泡10分钟,待伤口愈合后即可栽种。
4、上盆:将配制好的土壤装入盆内,栽种多肉后铺一层铺面石。
5、管理:做好浇水、遮光、通风、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多肉植物种种子应该种6粒,把种子埋3cm深,浇水三天浇透一次就行。养护温度一般温度不宜太低,只需要注意温差大的变化,也就是防冻,冬冻和春冻,夏秋节正常的室温,完全没有问题,这点不用担心。水分多肉植物有喜湿的植物,他们比较耐旱,这样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就体现出来了,只要保证正常生长水分就可以,不过也有些是喜湿的,要让环境潮湿的。种植前要了解一下。随着温度上升,水分要充足。透气性透气一定要好。在选用盆器的时候,最好是陶的,土壤用炭灰混合砂石之类。光照只有少部分多肉植物对光照敏感,比如玉扇玉露万象之类的十二卷属植物,其他大可以马马虎虎的养,没事多晒晒。施肥施肥要慎重些,最好是在开春后温度稳定,生命开始生长的季节是一些氮肥。
1、首先修剪花茎,接近多肉主体剪掉就可以。
2、然后剩下的花茎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干枯。
3、最终花茎会自己脱落,或者人工帮助一下也可以,不过在这之前,都是不需要任何管理的。
4、切忌不要用力去扒花茎,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伤害到多肉。
5、剪下来的花茎在自然环境下最少能保存两周时间。
6、最后用一个玻璃瓶插起来,花瓶内放一点点水就可以了。
1.土壤
多肉植物喜欢生长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中,以疏松透气的砂质土为主,因为这样的土壤排水性和透气性都相对较好,更适合多肉生长。还有大家从花市买回来的多肉植物最好也要选一个温暖的天气给它更换一下盆土,不然自带的那些土非常不适合它健康生长。
2.温度
还有养护多肉植物非常重要的就是保证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情况下是15度-25度之间最适合它生长,但是只要保证温度不高于35度、不低于5度,大部分多肉植物也不会进入休眠期,还是会正常生长的。
不过,在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养护多肉也要尽可能地保证通风环境良好,不然长期生长在闷热的环境下它就会变得非常不精神,影响观赏性。
3.水分
多肉的叶片比较肥厚,有一定的储水能力,所以对水分的要求并不高,一般情况下在春秋季可以相对频繁一些,一周左右浇一次,夏季半个月左右,冬季一个月左右浇一次都完全可以。花友们也要根据自家多肉的实际情况来总结浇水的经验,像叶片枯萎、变软都是缺水的信号,及时给它浇透就可以慢慢恢复啦。
4.光照
多肉植物对于光照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多肉喜欢阳光明媚的天气,如果花友们能保证让它每天接受8个小时以上的充足光照,家里的多肉就会长得非常漂亮,所以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直接把它放在南向的阳台或者窗台养护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夏季就要进行适当的给它遮阴了,因为光照太强也会灼伤它的叶片,导致多肉不能健康生长,甚至是危及到它的生命。
5.定期更换盆土
养护多肉植物的花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小巧精致但是透水透气的花盆,像一些陶土盆、瓦盆都是比较适合的,有条件的花友还可以使用紫砂盆,透气性和观赏性都会更好。
另外,多肉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是花友们也要每隔1-2年给它更换一次新的盆土,时间太久土壤会板结,而且没有营养,不利于多肉生长,所以如果花友们家里的多肉很久没换盆土可以趁着春天赶快更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