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宝玉捡到史湘云的麒麟?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60 时间:2022-05-21 20:48:03
宝玉不是捡到麒麟,是在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贡献的。当宝玉看到张道士从自己同行那里收罗到的“宝贝”时,独独看中了它,原因就是史湘云也有这么一块。因此说,宝玉这块金麒麟不仅不是捡的,而且还不是史湘云的那块。
因为这个故事有一个和它匹配的标题《因麒麟伏双首白星》,根据对标题里双首白星的理解,很多人都认为宝玉捡了这块麒麟寓意和他和湘云也有情缘,他们俩会携手白头。
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如果宝玉将来走的是出家的路(实际上书里埋伏的线索也属实直指宝玉出家的结局),又怎么能够和湘云生活在一起。
我认为宝玉把这块麒麟无意之中或送给或交换,落到了一个和湘云相配的风流倜傥的世家子弟手里,像成就袭人和蒋玉菡那样意外成就了湘云的婚姻。
至于“白首”,如果真的是指和一个人白头的意思,我们根据湘云的判词知道她是丧夫守寡的,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湘云和婚后的丈夫恩爱幸福,当丈夫得了重疾,两个人面对生离死别,都愁白了头发呢!
这个说法有误,不是宝玉捡到史湘云的麒麟,反而是湘云在大观园无意中捡到了一块金麒麟,而这块金麒麟正是清虚观打醮时宝玉从道士那里得到并特意留下准备送给湘云的。有人借此事便认为将来史湘云和宝玉会有一段暮年姻缘,那么是不是如此呢?我尝试分析一下。
首先,湘云捡麒麟这一段情节出现的很突然。前面一回刚刚宝玉黛玉二人因为张道士说“姻缘”的事大闹了一场,两人和好后,宝玉言语间又冒犯了宝钗,因和金钏儿调笑激怒了王夫人致使金钏儿被撵。
然后踢袭人、骂晴雯、撕扇子,诸事纷纷杂杂,实际上“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各自暗流涌动,十分微妙,突然笔锋一转,来了个史湘云,引出一段“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来。
先看下原文如何引出:(湘云和丫鬟翠缕二人去怡红院找袭人)
刚到蔷薇架下,湘云道:“你瞧那是谁掉的首饰,金晃晃在那里。”翠缕听了,忙赶上拾在手里攥着,笑道:“可分出阴阳来了。”说着,先拿史湘云的麒麟瞧湘云要他拣的瞧,翠缕只管不放手,笑道:“是件宝贝,姑娘瞧不得这是从那里来的?好奇怪!我从来在这里没见有人有这个。”湘云笑道:“拿来我看。”翠缕将手一撒,笑道:“请看。”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湘云伸手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语。。。在捡到麒麟之前,主仆二人有一段关于“阴阳”的对话,翠缕这个憨丫头果然跟其主人一样,憨态可掬,提出的问题也傻傻的,说到天地分阴阳,万物分阴阳,最后说到人也分阴阳,湘云不禁用手帕子捂嘴笑了。
正在此时,二人发现了遗落在蔷薇架下的金麒麟。
然后,湘云将麒麟拿到手后“默默不语”。湘云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长不大的小孩子,心思单纯直率,这时默默不语并不像她的性格,请注意,这时她还不知道这麒麟是宝玉的。
让我们翻回前文,湘云此次来大家说了一会子王夫人说她“眼见有婆家了”,后面又有袭人向湘云道喜之语,说明湘云的亲事已定。
我认为,湘云的亲事想必也是待她不怎么样的叔叔婶婶定的,湘云也未必如意,但她是个”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的姑娘,不会多思多虑。
但此时刚刚和翠缕辩了阵子阴阳,这捡到的麒麟跟自己的比的确像是一对儿,翠缕是个傻姑娘不懂,但湘云虽娇憨却不傻,恐怕这时候她也触动了心事,即女孩儿长大后终会面临嫁娶之事,纵然憨如湘云,对自己未来的丈夫恐怕也不会不存一点想象。
到了怡红院,这个麒麟的下落仍是一段公案。湘云到了怡红院,跟宝玉见面才知道宝玉要送她的就是这个麒麟,宝玉接过来说”亏你捡着了“,然后几人就开始聊天聊地,聊宝钗黛玉,最后因湘云劝宝玉去会会那些为官做宰的人而引出宝玉关于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之论。
宝玉不客气的怼湘云
”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这知经济学问的“,并再次重申
“林姑娘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结果此话恰被黛玉听到,黛玉曾担心因着金麒麟,宝玉和湘云也像野史小说那样,会发生“风流韵事”,听到这话,心便彻底放下,从此再不与宝玉因猜忌置气了。
回到金麒麟身上,这麒麟究竟落在谁手已不得而知,但细读此回文字,便可知,宝玉与湘云基本不可能。
那么会不会到了暮年落魄时,两人又走在一起呢?
我认为,可能性很小,凡是跟宝玉有情感纠葛的都会再判词中有提示,但无论在宝玉还是湘云的判词中,都没有丝毫的迹象说明到了晚年,两人厮守在一起的话。
‘金玉良缘“有了一个金锁,就不会再造一个金麒麟出来。
湘云只是宝黛钗三人故事的旁观者,不可能是参与者,这是个基本逻辑。
金麒麟在此出现的意义也许就和袭人腰间的大红汗巾子一样,伏在未来某位王孙公子,如脂批所言,也未可知。